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政治没有是非

(2007-07-12 09:41:15)
标签:

政治

是非

派别

阵营

 

香港:政治没有是非

香港人和内地人,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最喜欢讨论的就是谁当那个官。内地有“民间组织部”,成天替党操心;香港有“纸上政治家”,成日给政府支招。

把了一回艳女郎,自己的乌纱帽给把丢了,香港广播处长、香港电台台长朱培庆宣布提前退休,这个处长兼台长的缺,谁来填?香港的“纸上政治家”为此展开激烈争辩。

兄弟我所说的“纸上政治家”,指的是那些报纸上的写手——香港的许多报纸写手、记者,常常以为自己是政治家,动不动就指示政府该这么做该那么做。兄弟我看了羡慕得眼睛红。想我内地同行,写社论都是抄领导人的讲话,谁像香港同行那样造次?

《明报》等许多报纸认定,填补朱培庆空缺的必须是香港电台内部人士,不可搞“空降”,他们对近一年前,政府空降政务官傅小慧担任副广播处长,已经耿耿于怀,大约觉得这是抢了他们传媒人的饭碗吧。《明报》10日的社论说:“朱培庆离职之后,政府如何处理他的空缺,可以测试政府是否真的要置港台于死地,如果政府为免背上乘虚而入的不义之名,这次不要再空降政务官,而是应该从港台内部升迁有能之士,参与领导工作,这样的话,才可以显示出政府的泱泱大度”。翻译一下这句话:空降政务官来继任台长,就是要“置港台于死地”,就是“不义”,就是不“泱泱大度”。

但香港《文汇报》就持相反观点,认为,政府应该借此良机换一个让政府得心应手的人,能够贯彻落实政府意图的人来监管香港电台,他们对这些年来香港电台这个官办媒体老跟政府唱反调非常不以为然。《文汇报》10日的社评说:“编辑独立并不等于机构可成为独立王国,不必遵守上级的监管。政府要纠正对港台不敢监管的软弱态度,通过新的人事安排,扭转港台内部管理放任自流,贪渎糜烂之风屡禁不绝的局面,重振港台声誉。”翻译一下这句话:不让空降官员就是“独立王国”,就是“不服监管”,就是“放任自流”。

虽然是政府任命的处长、台长,朱培庆一直跟政府不同调。在最近一年多有关港台前途的探讨中,朱台长跟政府未说出口但已非常明显的意向完全相反。

为了叙述方便并少惹麻烦,兄弟我不说政府的意向是什么,我只说说香港左派和右派的立场。

一年多来,香港从官场到民间,展开了有关香港电台前途的争论。

左派人士批评港台“反对特区政府”、已经沦为“反对派的阵地”,因而要求政府加强对港台的监管。但右派人士则指责港台“太亲政府”、“为政府办事”,希望将港台改造成独立的公共广播公司,彻底摆脱政府的干预。观点完全相反。

朱培庆支持港台转型为独立的公共广播机构。他说,目前的港台编辑自主,只是建基于“一纸行政措施”,十分脆弱,转型后可以通过立法来保障编辑自主。他多次接受传媒访问,都有意无意谈到港台经常受到政府压力。为支持港台公司化,他曾亲身支持工会举办的撑港台活动,连呼5声“撑撑撑撑撑”。

朱培庆是香港“烽烟节目”的先驱(“烽烟”,英文phone-in的译音,听众打电话和主持人对话并直播出来),七八十年代先后主持过多个时事节目,如《香江之晨》、《面面观座谈会》、《太平山下漫步》等。当年朱培庆主持节目的风格和现时的主持人不遑多让,曾有一名听众“烽烟”给他,指责外佣周日“霸住”公园,被他劈头盖脸大骂一顿,为那些外佣出了一口气。

朱培庆在80年代末开始扶摇直上,1999年12月,他接替张敏仪当上广播处长。担任处长的7年间,港台可算多事之秋,先是2001年《头条新闻》把特区政府比作塔利班,引来亲政府阵营狠批,时任特首的董建华批评节目“低级趣味”,但朱培庆力撑《头条新闻》,称讽刺作风不会改变。

这次朱培庆艳女丑闻发生后,几乎所有的右派人士都对他表示同情,持批评的右派人士为零。如果丑闻的男主角换成左派人士比如换成曾钰成,他脑袋上的包断少不了。这使兄弟我觉得,政治真是没有是非。

到底该让谁来填补港台台长的缺?如果按《明报》指示的那样,就地提拔所谓的“内部”“有能之士”,那就得等着挨他的整,朱培庆就给了提拔他的董建华好看。如果按《文汇报》指示的那样,空降一个政府心腹“政务官”,那又必然遭到反对派愤怒声讨批判。

怎么做都不好办呐!

一个头两个大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