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历史来看帝国消亡的潮流走向
   
伊丽莎白二世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当然,不是名义帝国的终结,却是进一步没落的开始。英帝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衰落,特别是一战后摧枯拉朽。英女王70年统治只不过是在努力维护一个分散的帝国,她几乎以一己之力维护了一个宠大联邦的基本稳定,而这个帝国随着她的离世又会进一步消散,只是到如今它不仅只是政治,还成为一种符号,印记难以在历史进程中完全消失,除非是自我毁灭。
   
对于现代国家而言,帝国这种产物的消亡是潮流,是趋势。任何逆流而动的国家终将不能如愿,即使是短暂可能实现,那也只是衰落过程的一个章节而已。如,德意志向往神圣罗马帝国,伊拉克向往巴比伦帝国,伊朗向往波斯帝国,土耳其向往奥斯曼帝国等等,已经或终将不可得,而且会让国民推往深渊。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岁月如梭,时过境迁,向后行车必不能拾回往日的辉煌与荣光,反而会落得历史的嘲弄与羞辱。
   
恰恰是向前走向文明,走向发达,能够再次崛起,成为一个承担更多、负更大国际责任的大国。如二战后的两德走向当今之德国,因深刻认识到想和平发展首先要获得信任,当时西德总理睿智地想到办法,主动与欧洲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订立契约,共同管控钢产量等战略物质,从而让各国从不信任变成相互可控,直至获得可持续的信任。反观日本,即便经济发达到成为唯一划归西方的东方国家,它也成不了像德国那样负有责任的大国。因为日本只是受美国限制,才保持有限军力,自身并无法获得周边国家的充分信任,无法解除对它的疑虑,周边国家时刻提防它可能发展的帝国野心。
   
再看俄,普丁并非想回到苏联,它的理想是穿越苏联回到俄罗斯。俄帝国从100多年前衰落,苏联只是衰落过程的一个章节,即使这个章节看起来烟花四射,一度声称解决了民族问题,但终究扛不过历史潮流,普丁更是无法例外。自古以来周边民族深受其害,若真去研读下历史可知,毛子从未将周边民族当成真正的朋友,各民族也打心底明白毛子的狼心与利害。
   
从长历史来看,帝国消亡早已是历史洪流,逆流者必遭群起而攻,陷入破鼓万人捶的境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