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你很弱的时候跟别人讲道理。”这话对不对呢?这话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这话在丛林法则里大体是对的,但在现代文明里大体是不对的。为何说“大体”呢?即便春秋战国时期,晏子使楚的故事即可明证弱小是能讲道理的。又有人说了,那是春秋,总算还是君子之交的,你举个战国的例子?
     
易中天曾说“从春秋到战国的整个历程,我们现在比较自然的说春秋战国,实际上春秋和战国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延续,它中间隔了好几十年,因为史料的匮乏,我们对这几十年的情况知之甚少,但是可以肯定春秋和战国的差别非常之大,性质和方式截然不同。”
     
 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战国确实野蛮血腥,春秋文明多了,与其说打战不如说更像体育竞技。但人类社会是有复杂性的,从来都不是一个成色的,春秋也有不讲道理的,如勾践,为当时各国所不齿。也许,易中天所说缺的那几十年,可以脑补,从春秋末不讲道理的风气开始漫延直至战国不可逆转的野蛮血腥。不过,战国也有讲道理的,但基本都需个人拿命来加持,如唐雎不辱使命。好吧,战国确实很难举得出完美的例子,像战国那样的丛林,讲道理是要视死如归的。
     
所以说呢,对也不对,而且还要加上“大体”。
     
 当然,春秋晏子的例子并不能完美诠释文明,楚王毕竟一开始是想以强欺弱,想羞辱弱小的,并没有现代文明的平等观念,也没有打心底的尊重交往礼仪。只不过,还好,即便是春秋末,不讲道理之风起,总算楚王最后能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有一句话基本是对的,“真正的强大,是打得过你,却依然和你讲道理。”祝好!预祝父亲节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