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物质具有上下左右等方位,用方位研究人体生命是中医学的发明创造。生命物体必然有方位,必须用方位学进行研究,这是高级的人体生命研究。
《黄帝内经》说:“器者生化之宇”。这个“器”是生命个体,如同一个容器,容器的壁受纳着水液,谓之胃主受纳。此说属于方位学,第一承认物质性,第二承认时空性。生命体必然占有时间和空间。胃主受纳是从物质性、时空性的角度去研究人体生命。
胃主受纳是普遍存在于整体、分子细胞层次的生命现象。比如,细胞与细胞组成了组织,这些细胞“遵纪守法”,“坚守岗位”,一辈子留守在这个组织中,其中,必然有奥秘,这个奥秘就是“受纳”,你受纳我,我受纳你,因受纳才连成一体。
现代研究揭示,在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之间存在一种具有粘附作用的物质,称为粘附分子,大多是糖蛋白,少数为糖脂,分布在细胞表面及细胞外基质(ECM),粘附因子作为配体,被细胞的受体所受纳。参与细胞的粘附、信号传导、细胞的伸展和移动、细胞的生长及分化、炎症、血栓形成、肿瘤转移、创伤愈合等重大生理病理过程。粘附分子属于胃主受纳的阴性物质。
ECM是近年来才发现并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
粘附分子是一个成员复杂的集团,有四类:粘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选择凝集素家族;钙离子依赖的细胞粘附素家族;其它。
1、
粘合素超家族。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粘附或细胞对基质的受纳,这是细胞的“安居工程”,基质就是它的立足之地。中医说:阳化气,阴成形;又说“形即精也,精即形也”,粘附分子的作用是成形,物质基础属于肾精,粘附作用属于胃阴。阳动阴静,阳走阴守。粘附分子属于阴守。
在粘合素家族中,有称为纤维粘连蛋白(FN)者,可以受纳结合胶原蛋白、肝素、血纤维蛋白及细胞表面受体,对细胞的生长、分化、活化、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分布在血细胞、神经、内皮细胞等。
3、凝集素家族。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4、钙离子依赖的粘合素家族。
5、其它。
炎症时,血浆内的白细胞要穿越血管内皮细胞,由营分向血管外的卫分游走,到达炎症区域。在此过程中,粘附发挥了重要作用。先是白细胞沿血管壁滚动的初级粘附,这时,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均产生多种调节因子和粘附因子,相互受纳,从而加强白细胞的粘附,并最终渗出。
粘附分子参与淋巴细胞的归巢,即淋巴细胞有规律的在不同部位移动。参与细胞发育、分化、附着及移动。
恶性肿瘤的特征是移动转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机体粘附作用减弱,使肿瘤细胞移走他乡。同时,肿瘤细胞也产生一些粘附分子,使已经进入血流的肿瘤细胞得以粘附在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产生的粘附分子还能能抑制杀伤细胞对肿瘤的杀伤。
凡蛋白质的三变(变性变形变态)谓之痰。肿瘤细胞属于三变之痰邪,它产生的反击人体免疫、粘附等作用的分子也是痰邪。痰能阻气,阻滞蒙蔽人体的抗病力,谓之痰阻肺胃。
在凝血过程中,首先是血小板的聚集与凝聚,其分子基础是血小板表面的粘附分子。
笔者提出,人体分为整体与细胞两个层次,细胞层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整体属于心,细胞属于肾。在细胞之间,存在“细胞语言或信息”,称为“信号传导”,属于胃胆通降。在粘附过程中,存在信号传导。其作用不仅局限于粘附,能影响细胞的活化及行为。
总之,粘附分子其本为精,其用为胃,其性为阴,属于卫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