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时期,就有人体解剖。清代的王清任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情况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偷偷去坟场察看尸体内脏。这说明,中医学渴望了解人体的组织结构情况。
在显微镜发明以前,无论中西医对人体解剖的了解都限于粗浅的肉眼观察水平。自从有了显微镜这个利器,西医学看到了细胞,之后,迅猛进展到分子水平,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微观的花花世界。
一说分子细胞,人们会说这是西医,是西医学发现了分子细胞,但分子细胞是人体的,就必须是中医的。因为人体生命本来不分什么微观与宏观,而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体,只要是人体科学就必须面对。如果西医否认人体有宏观层次,这个西医学就是一个“半罐子”医学,就不先进不科学。同理,中医学如果回避分子细胞,见了分子细胞缩腿就跑,吓得打颤颤,那么这个中医学就不是人体科学,就是伪科学。
以前没有分子细胞一说,王清任、张锡纯时期的中医,甚至60
年代以前的中医,他们可以在黄帝们留下的阴阳五行里爱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可是现在的中医要怪就怪自己命不好,生在了分子细胞已经家喻户晓的年代,你再怎么拿老祖宗的宏观大旗来遮羞也不行,水谷精微已经原形毕露为血糖、血脂了,已经连老百姓都天天吊在嘴头上,你再摆手摇头说咱们中医只说水谷精微,不谈血糖血脂,老师没教。说这话,恐怕自己都觉得丢人。
树木升华为森林,森林涵盖树木;大厦涵盖砖瓦,砖瓦升华为大厦;人体涵盖分子细胞,分子细胞升华为人体。宏观涵盖微观,微观升华宏观,二者是一个统一体。这是个非常浅显的道理,笔者称为宏微规律。真正的黄帝医学,就应该有王清任精神,敢于向分子细胞领域进军。敢于让中医学的宏观理论进入微观世界。
20世纪
50年代以前的中医学是正宗的黄帝医学,原汁原味,博大精深。可是以后出了个西化派,把他那西医的手伸进中医学里瞎搅和,又是编教材、又是去实验,还说要创新发展中医;偷走了膀胱里的津液,换成了尿液;让神通广大的藏象胃只呆在剑突下,再也去不了分子细胞那广阔的天地;让藏象肾成为肾脏器,只负责排尿…
别说他西化派有现代实验装备,他们这么一折腾,中医学被西化了,藏象理论不复存在,已经不是正宗的中医学了,这个西化中医学即伪中医永远也不能和分子细胞接轨,永远不能现代化。
先把那些吓唬人的实验室仪器挪开,别挡道。黄帝们早就知道人体有个微观世界。所说的百姓就是微观,就是现在的细胞。所说的精就是蛋白质。所说的水谷精微就是血糖血脂血氨基酸等。所说的先天肾精就是核酸。所说的血与咸相得则凝,胃中汁注之,就是细胞内液被吸入血液。所说的元气就是ATP。所说的胃,就包括细胞。所说的血脉就是血液循环。
中医学非常需要分子细胞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都是好兄弟西医学无私奉献出来的,是西医学已经实验好的成果。钱学森说:“用中医来化西医”,要把西医学的成果都拿过来,就是拿来主义。钱学森早就指出,“用西医来化中医”是错误的。与西化派绝然不同,我们要用藏象理论去拿来西医学的微观成果,把分子细胞的资料拿到中医学的身体里来,汲取分子细胞的新鲜血液,滋补中医学的骨架肌肉。这不是用西医解释中医,用实验室试验去证明中医。
前辈们想说没说的,意想不到的,说的不完善的,我们要弘扬光大,要草屋变大厦。比如,人体有整体层次与细胞层次两个层次,前者的中心是心脑,后者的中心是核脑(核酸)。改肾脏为尿脏,改肾小球为尿小络,改微循环为微血络。提出肺主尿小络滤过,肺主微血络布津,肺主氧化、肺胃主免疫等等新理论。
分子细胞不再属于西医学,也不再属于中医学,而是属于新医学,属于中西医有机结合诞生的新医学。借十八大东风,咱们这一代的中医人来完成历史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吧!来书写现代版的黄帝内经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