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帝们的尿理论

(2012-12-27 10:19:19)
标签:

分子细胞

黄帝内经

健康

文化

现代版

分类: 中医学

    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是原始社会,为什么会有高水平的黄帝医学,难以理解。黄帝医学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体的物质,説:“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则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对于人体的组织器官、呼吸、饮食、二便、血脉、津液等等生命问题求真务实,探索不已。
    黄帝们已经知道渗透与滤过形成尿液。説:“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 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已经知道水液的吸收在大肠,在形成尿液时,要经过“渗入与济泌别汁”的过程。所谓济泌别汁,就是滤过后才能成为尿液。以后的 汗尿同源、汗血同源等,把血、汗、尿三者联系在一起考虑。
    再后,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认识,认为尿液是肺胃之气的肃降形成的。肺胃肃降则水液化为尿液。现在看这个肺胃肃降,包括尿小球的滤过、尿小曲管的传导,以及有关调节的神经体液因素共同形成的排尿系统。
    肺为水之上源的认识在清代已经形成。王旭高説:“小肠为心之府,小便通利,心火降而神清”,“肺主一身之气,又曰水出高源,古人开鬼门、洁净腑,虽从太 阳,其实不离乎肺也”。唐容川説:“肺之气下输膀胱”,“小肠者,受盛之官,变化出焉……遗热则小水不清”,“发汗须治肺,利水亦须治肺”,“不独大肠赖 肺气之传送,即小便亦赖肺气以化行”。华岫云:“肺金清肃之气下降,膀胱之气化通调,自无湿火湿热暑湿诸症”,“肺与大肠相表里, 又与膀胱通气化,故二便之通闭,肺实有关系焉”。
    黄帝们在讨论尿液形成时,离不开大肠小肠。这是把胃肠道与尿【肾】单位用系统思想统一在一起了,就是说尿小曲管有大肠的传导作用,又有小肠的吸收功能即再吸收或重吸收。也难为了前辈们,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如此艰难地要完成尿液形成的理论。说明黄帝们多么需要西方的微观成果。
    现在好了,我们知道了黄帝们所说的尿液形成是肺胃的肃降之气,在尿单位【古人説的膀胱、大肠小肠】滤过和传导后形成的。其中,再吸收属于肝脾的吸收功能。 或者说,在肝脾之上升与肺胃之肃降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尿液。以肺胃的肃降为主。肃是肃清与肃杀的意思,乃秋金之气,免疫也属于肺胃的肃清与肃杀,合称为 肃降。肺胃肃降则心脑之神明清醒,才能行使心为人身大主的作用。
    可以看出,这都是先进科学的藏象理论才能与现代科学结合,或能够拿来西方科学。今天人们把藏象歪曲为脏腑学说,肾是肾脏,肺是肺脏,膀胱大肠小肠都是解剖学的器官,怎么去“中西医结合”?所以,今天的西化派别说搞了半个多世纪的实验室研究,就是搞上一百年一千年,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有人说,中医与西医是各自独立的两套理论体系,不能结合,如茶叶与咖啡都是饮料,不能加在一起。请问,若先后或同时喝入人体,它们是各自独立地在人体行走,还是要走相同的人体运化路线?中西医的研究、、理论、药物的对象是都是人体,中医的脾主运化与西医的营养物质代谢是不同的理论体系,葡萄糖要问了,我是西医,和你们中医是另外的体系,有无资格成为水谷精微?你们中医界用“独立”的封条封死了大门,我到底走脾主运化的道路还是走物质代谢的道路?西医说肠绒毛膜要吸收我,中医说小肠受盛与变化,我应该何去何从?我应该到那里去运化?我进不进细胞?我是去生成ATP 还是元气?

   尿小球也要问,我是人体唯一的生成尿液的所在,但你们中医说法很多,又是大肠、小肠、膀胱,又是肺,又说肾者胃之关,你们既然是几千年的科学,不把排尿、吃饭、呼吸这些最基本最常见的人体问题说清楚,让人们怎么相信你们的科学性?到现在,你们还不与时俱进,还死守几千年前的理论,不敢面对人体的实际问题,还死要面子,找许多理由搪塞,说什么两套理论不接触,中医不要微观等等。你们羞见你们的祖先,他们说下焦“济泌别汁”,说小肠大肠膀胱,在气化后产生了尿液,就是在积极地寻找微观。已经确定尿液产生的部位在小腹部的大肠,必然通过渗透才能穿过筋膜,还要经过滤过的气化作用,最后形成了尿液。这是多么难得的科学态度,请记住这是几千年前的你们这些自以为是中医人的祖先们,向微观进军的历史!

    为什么要与肺联系起来呢?因为黄帝们的信念是“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排尿与排便都是“天气下为雨”,肺气象天,肺是人体的天,尿液这个“雨”从天降地,所以就形成了肺胃肃降的气化作用,形成了尿液。并且,把排尿排便与免疫监视、免疫肃杀衰老死亡细胞,与肝细胞的解毒等等凡清理内环境、清除垃圾废物都联系为一个“肺胃肃降肃杀”的巨系统。

    这就是博大精深、傲视东方的伟大的中医学,黄帝们的医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