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对肾素的认识

(2012-12-25 13:13:10)
标签:

分子细胞

黄帝内经

健康

文化

现代版

分类: 中医学

    在《论藏象膀胱》《中医说尿液怎么产生的》文章中,讨论了膀胱藏象。为了中医进入微观的需要,把肾脏改成了尿脏。

    尿脏是藏象膀胱的下口,即出水口,也称尿窍。在肺胃肃降之气的作用下,尿血络(肾小球)滤过,产生了原尿,再经过尿小管的重吸收,生成了尿液。

    人体是一个大水囊,必须保障足够的水液,尤其是血容量。与肺胃主利尿的对立面是肝脾主升水。肝脾升水,血脉充盈。

    尿窍之升水如同闸门关闭,这是肝藏血,脾统液系统的一个方面。尿窍之升水属于左升系统。

    肺胃合皮膜主受纳。凡有受纳功能的皮膜(皮肤粘膜细胞膜管腔壁)上都有受纳感受器,感知受纳张力。所以,肺胃主张力感应。尿血络的功能是滤过产生原尿。在入络(入球)小动脉壁上有称为球旁细胞的张力感受器,能敏感地感受此处血容量和血压的变化。球旁细胞是肺胃主张力感应的众多“情报站”之一,全身小动脉壁上也有张力感应器。张力高则受纳太过,就会引起肺胃通降以减压,并抑制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张力低则受纳空虚,如血容量降低或血压下降时,引起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肾素属于左升系统的肝脾升水之气,在受纳充盈时不分泌,受纳空虚时就会分泌。就是说,肾素之左升与肺胃通降(右降)是相互制约关系。

    尿小管分为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和收集管。在空间位置上,是一个屈曲迂回的管道。有意思的是,远曲小管虽远却近,它与入球小动脉壁上的球旁细胞密切接触,接触处的远曲小管管壁细胞称为致密斑。球旁细胞与致密斑之间有间质细胞,致密斑细胞的胞浆射入到间质细胞内,形成所谓的胞浆桥,因此,球旁细胞、间质细胞、致密斑三者是连为一体的一个张力感受器。专职“监测”远曲小管内水液与钠的充盈情况。受纳充盈时,致密斑与球旁细胞就紧挨着,抑制肾素释放;反之,远曲小管内水钠减少而胃纳不足时,致密斑与球旁细胞远离,引起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发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连锁反应,导致水钠重吸收增加与小动脉收缩之高血压。

    肾素主要由球旁细胞合成与释放。肾素激活后成为蛋白水解酶,将血管紧张素原水解腐熟为血管紧张素Ⅰ(AⅠ)。AⅠ进一步被转化酶水解腐熟为血管紧张素Ⅱ(AⅡ)。二者均属于氨基酸形成的肺津。前者为十肽化合物,后者为八肽化合物。

    血管紧张素属于肝的收升与藏血统血之气,强烈收缩小动脉平滑肌,增加外周阻力,升高血压。还促进醛固酮生成。以及促进合成儿茶酚胺。AⅡ的作用大于AⅠ。

    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合成的盐皮质激素,能促进尿小管重吸收水钠氯,增加血容量,属于肝藏脾统之气。儿茶酚胺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收缩小动脉而升压。总体效应是肝阳上亢,内收上升,不仅收缩小动脉使外周阻力增加,还增加血液容量,使血压升高。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儿茶酚胺皆属于肾肝脾左升系统。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内收上升水钠。

   《黄帝内经》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就血脉与细胞群来说,前者为营分,后者为卫分;前者在里,后者在表;前者位高,后者位低;前者在天,后者在地;前者属于心,后者属于肾。二者形成了一个上下相临高下相召的层次,发生了升降相因的变化。

    钠在血脉,钠之所在即水之所在,血钠维持血液渗透压,吸水存脉,维持血量。属于肝脾左升之气。然而水钠自然本性是下流,流向细胞群。如此则血脉空虚,细胞群反而水饮成灾。因此,在细胞膜上有一个升水升钠的装置,称为钠泵。在钠泵的“抽吸”下,“阴阳相错”,水钠逆着自然本性而上升。黄元御说:“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钠泵虽然属于肝升,但其根在肾,是肾阳转化成了左升之气。

    因为肾素是提升血脉容量的肝脾藏血统血的重要阳气,因此凡与水液运化有关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肾素释放。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ADH、血浆钠钾钙含量等等。在生理情况下,AⅡ直接作用于球旁细胞,抑制肾素释放,生理剂量的ADH也能抑制球旁细胞释放肾素。此二物与肾素都属于同一个肝藏脾统体系,互相之间存在“同类排斥或协同关系”。正常人输入盐水,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急剧下降;反之,血浆钠浓度降低时,血浆肾素活性增加。钠是通过致密斑而调节肾素释放的。盐皮质类固醇通过增加体内钠总量及血脉容积而降低血浆肾素活性。雌激素、孕酮则与肾素呈协同关系而增加血浆肾素活性。

    总之,肾素系统是肝阳收升水钠之气,在血脉之低容量和低血压时,降低了入球小动脉管壁的张力,使血管感受器兴奋,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另一方面因为尿血络滤过率降低,到达远曲小管致密斑的钠减少,也促进肾素释放。从而肝脾藏统,保障人体中心部位的血脉的有效容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