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议卫生部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2007-07-07 21:06:41)

议卫生部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范维乾

  2007年卫生部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出了“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奋斗目标。《纲要》说“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阐明中医药的科学性”。从20世纪中期开始至今,国家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的工作,结果如何?请听中西医结合派的“研究报告”说:“有目共睹的是,传统的中医向现代医学转变和靠拢已成为事实,并逐渐被人们接受”,“传统医学的思维方法即从宏观上认识疾病的方法……已大大落伍于现代医学的思维方法”,“传统医药学基础理论……无法用现代的、实验的、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解释”,“对中医基础医学研究的重点将是方药的研究”。明白告诉人们,经“努力证实”,中医基础理论无法用科学去解释,中医的研究方法大大落伍,中医向西医“转变和靠拢已成为事实”,中医是名存实亡了,被中西医结合派消灭了,只剩下中药还有利用价值,要重点研究。

   黄帝们在创立中医学时就自我介绍了它的身份是人体社会科学,这么明白的问题为什么人们至今不明白呢?是因为人们戴着有色眼镜。在他们眼里的中医是落后的,从而就有了西医先进中医落后的“西化”思想,接着就有了西化派,“要用西医来化中医”,已经将中医西化得面目全非,优势全无。西化派第一步先钻进中医学的肚子里,摇身一变成了现代中医,也就是今天的官方中医界。他们对祖传中医大下杀手,用局部分析的方法把中医核心理论的藏象学说改成不伦不类的脏腑说,从而瓦解了中医特有的系统科学的优势。比如,他们让藏象在解剖学脏器里对号入座,“心”成了心脏,这个心脏又有主宰人体的“主神明”功能;“肝”成了肝脏,也有了调节人体有序性的“疏泄”功能;至于“凡斑皆胃家血热”“胃主一身之津液”“胃为之市”“胃主四肢”“胃热乘心神识昏冒妄言不休”的藏象胃就简单多了,它成了喝水吃饭的第一个容器;“胆”成了胆囊,他的参与思维意识的“决断”功能再也休提;“州都之官津液藏焉”的膀胱变成了藏尿液的场所。这样的西化首先西医学不答应,为什么凭空给脏器们“安装”了它们没有的功能?中医也不答应,为什么要破坏中医的系统性,断送了中医的优势?至于那些在中医界之外的西化派,美其名为中西医结合派,更是用种种“科学”的名义把中医证实为“不科学”。

   基础理论是“高楼大厦”的根基,挖掉了中医的根基,否定了它的研究方法,再经过“转变”,黄帝们传下来的中医消灭了,制造出了一个“西化中医”也就是伪中医。在如此全盘西化全盘否定之后,中医都没有了,那里还有“优势互补.相互融合”?那里还有“中医药创新发展”呢?如果《纲要》是真的弘扬与发展中医,就应该承认上述事实,起码要拿出一个说法,纠正错误,不再“穿旧鞋走老路”,继续将中医“努力证实”为永远的“不科学”。否则,这个《纲要》就是要掩盖中医被西化、被“转变”、被消灭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个《纲要》是西化派的又一个杰作,是背离“与时俱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错误。

   中医的优势是什么?就是人体社会科学。黄帝们认为人体也有君臣百姓,人体是一个社会,“百姓”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研究人体社会生理病理问题和生命问题的学问就是人体社会科学。黄帝们没有细胞之名却有细胞之实,“百姓”就是细胞的代名词。众多的细胞(百姓)聚于一体,必然相互联系而升华出宏观的社会问题。这个“升华”就是系统化。就像人民群众升华出人类社会一样。蛋白质是人体的建筑材料,中医称为“精”,说:“精之为物,重浊有质,形体因之而成也”。它是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不是唯心的凭空想象,笔者称为“科学思辩法”。在古代就能认识到人体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细胞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近代才有的系统科学,黄帝们驾轻就熟地用于人体,认为人体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互联网”,称为人体社会,并创造出了“互联网”的专用术语叫“藏象”,用来指导临床实践,成为有理论有实践的成功的人体社会科学。因此,在黄帝们创立人体社会科学时就赋予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性。

   对于人体物质世界的系统性是怎样“系统”的,黄帝们已经做出了回答。这就是“宏观涵盖微观,微观升华宏观”。第一,细胞们在普遍联系后,就必然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升华或升级,“升”出宏观来。比如,生命是恒动的,众多的细胞们都在运动变化,这就是共性或宏观,称为“脾主运化”,当运化发生了障碍时,称为“脾虚失运”,用健脾法去治疗。众多的细胞们遍布全身,其生命的维持需要营养供应,是营养物质的运动变化,这又是一个宏观或社会问题,聪明的黄帝们还将它“系统”为脾主运化。脾主运化实际上是生产力问题,人体的生产可不简单,要把来自太阳的太阳能变成自己的能量即元气,这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是一个来自先天的自动化程序,称为“肾主先天、肾为人体之本”,来自肾遗传(核酸的基因)的脾运化自动化程序,称为肾为脾之本,故脾虚时,除了健脾外,还要治肾,称为治脾不如治肾。脾运化的目的是生产元气,目前所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来自(肾)基因,由(精)蛋白质所表达的原动力,这是生命的原始起步点,黄帝们称为“精化为气,谓元气由精而化也”。二是从食物主要是从糖运化所获得的三磷酸腺苷。三是生物电。归根结底,元气来自肾主的先天和脾运化的后天,是先后二天的混合物。黄帝们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这是元气的生产,既生之后就成了肺气。一是古人认为天是万物之主,元气是生命之原。二是元气来自大气(呼吸)。三是元气来自谷气,谷气来自天气(太阳)。四是精与谷物皆是重浊之物,而元气轻灵在上而象天。这个“天”在人体的代表则是肺,谓肺气象天,肺主气。气就是力,以上是关于人体力学的系统化。对于自动化程序的紊乱,要用疏通的方法使之条理化,称为“肝主疏泄条达”。黄帝们的研究成果或对人类科学的贡献应该充分肯定。第二,从细胞们的生命活动中升华出了“脾、肾、肝”等藏象名词或互联网术语后,它们反过来又能涵盖或包容细胞们相对应的生命活动。这些藏象术语是建立在分子细胞基础上的物质实体,不是没有微观支持的被架空的抽调了内涵的虚玄之物。第三,只见细胞不见人体或社会的旧观点不是系统科学,不能揭示人体生命的全部面貌。第四,藏象理论集人体物质世界十大运动规律于一身,即物质性、矛盾性、系统性、时空性、层次性、有序性、凝聚性、恒动性、社会性、多样性,而且理论联系实践,能够操作运用,是黄帝们的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是对人体生命科学的伟大贡献,是中医学的最大优势。这个藏象包括了心肝脾肺肾、精气血神、津液、升降、卫气营血、七情六淫等,内涵人体自身和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内涵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把人体与自然界和社会统一为一个整体,去考量人体生命活动及生理病理问题。第五,人体社会科学目前有两个分支:中医宏观部分和西医微观部分,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而今天的“历史原因”又必然要使它们“优势互补.强强结合”。是伟大的西方科学的微观成果即分子细胞领域奥秘的揭示,才使我们认清了黄帝医学的科学性,才读懂了古人们想告诉我们的话语的真正意思,才有了“优势互补”的大前提。第六,中西医结合学派是一个伪科学。“优势互补强强结合”必须尊重中医学,按中医的规律办事。也就是用藏象及“宏观涵盖微观,微观升华宏观”作指导,“用中医来化西医”,用微观的营养去丰富和滋养宏观的肌体。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的科学思辩法。伪中西医结合派的立足点是中医不科学和落后,没有优势可言。既然如此,取缔算了,或“转变”成西医好了,还谈什么结合或融合。原来是中药还有用,是要搞和中药的融合。所谓“中医药创新发展”是指中药。没有医那有药?他的立足点首先错了,不是事实,是对中医的诬蔑和歪曲,是唯心的主观的想像。五十多年的事实及他自己的“研究报告”已足够证明。任何科学都有立足点,唯中西医结合派没有立足点,没有立足点的楼房、人及任何事物能存立于世吗?能让这个伪科学堂而皇之地立足于《纲要》中吗?第七,种种有关中医的唯心的观点和言论危害极大,在中医界、中西医结合界极为严重。西方科学的微观研究,成果累累,放在人们的手边,就等顺手拿来,很多中医理论的答案立马就有了,如水谷精微、精、脾运化等等。当然这种研究方法是科学思辩法。然而那些坚持局部分析要搞实验的人,偏偏要让中医永远玄虚,让中国人和外国人永远听不懂中医。“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西医学为人体工作,无心帮助中医,但它却能使中医现代化,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给中医输了血,是中医的老师和朋友。然而西化派“努力证实”的实验与“宏观涵盖微观”背道而驰,比方说,元气问题是科学思辩的结果,它涵盖了ATP、氧气、蛋白质的原动力、基因密码、糖的氧化,是它们升华出的宏观概念,是在西医实验基础上的系统化。请问,你怎么实验?你是对西方科学的不敬,这不是在胡闹吗?《纲要》偏偏要让这种奇怪的胡闹继续下去,制定《纲要》的大师们再也不能昏迷不醒啦,再昏下去就死定了。第八,中国中医学界不知道黄帝医学的科学性和优势何在,不知自己错在“西化”还坚持错误,并封杀黄帝医学派及民众对中医科学性和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问题的讨论,利用权力封杀科学是对人类的犯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