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 作为《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的编辑,经常收到贺颍同学的来稿,被她一个个创意独特的小发明所折服,刊登了她很多的作品,但今天看到她的报道时,还是很震惊,没想到这些小发明竟然出自一个残疾孩子之手!她这种不服输、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让我们共同祝福贺颍同学越走越好!
http://s13/middle/4db3e755ha8f28d46c10c&690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王军伍 通讯员范立彦文/图
贺颖,一个19岁,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父母每天背着将她送进课堂的女孩儿,却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597分的优异成绩,超一本分数线16分。
一个患有重症肌无力、从来不曾在大地上行走一步的女孩儿,却发明了能爬楼梯的轮椅、方便澡盆、移动输液架、超酷盲人魔方、戒指板擦等30余项发明,连续两次获得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成为小有名气的“学生发明家”。
一个饱受病痛折磨、艰难求索的灵魂,却始终微笑着走向生活,感恩她曾感受过的所有阳光雨露……
走进迁安市绿色家园一幢普通的居民楼,记者便看到了贺颖。她半靠半倚在床上,白皙、瘦弱,那小小的身体,玻璃人一样,似乎一阵风来便可吹弹得破。已经严重变形的身体,弯成弓形,让人看了心酸不已,但在贺颖的脸上,记者看不到一丝病痛和阴影,那一脸恬淡的微笑,静静地绽放着美丽、坚强和智慧。
隐形的翅膀
1992年,贺颖出生在迁安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是一家企业的会计。还来不及品味幸福,无情的病魔便伸出了魔爪,一周半的时候,因运动神经元受损,小贺颖患了肌无力症。从那时起,她的肌肉渐渐萎缩,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路。为了治病,父母带着小贺颖走了很多地方,全国各大医院几乎都留下了他们奔波的身影,但小贺颖的病依然日渐严重。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采访中,贺颖轻轻哼唱起《隐形的翅膀》,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花,她说,是父母的爱给她装上了翅膀,让她能够飞翔。不能走路,父母就背着她走,不能去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妈妈就在家里陪她一起学习,不到6岁,小贺颖已经会流利地背诵300多首唐诗宋词。转眼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父母毅然把她送进了学校,每天接送她上学,将她抱到座位上安顿好,父母才悄悄离去。先是母亲,后来贺颖一天天长大,母亲抱不动了,就父亲每天接送,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整整12年,寒来暑往,贺颖在父母的背上完成了初等教育。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在通往迁安市第二中学的路上,人们都会看到一位中年男子骑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小座,座上倚坐着一位瘦弱的女孩儿,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贺颖望着父亲说:“我上小学,爸爸头发还是漆黑的,现在白发占据多半。”
父母为贺颖真是操了不少心。“早晨4:40,父亲帮我洗漱,打点我吃饭,然后背我下楼,我家住3楼,66级台阶,父亲一步一步背我走下去,用自行车将我带到学校,再把我抱到3楼的教室。一次就是100多级台阶,中午接回来,下午再送去上课,晚上接回家,一天要往返接送4次,将近500级台阶。”贺颖每次心里都要靠数台阶来忍住泪水。
贺颖告诉记者: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他首先想到了父亲。最让贺颖感动的就是父母的怀抱,“20年来,父母就是我的腿,是我的翅膀。没有父母无私的付出,就没有我的今天。”
心若在,梦就在
随着病情的加重,她的力气越来越小,腰背和腿都变了形,即使是坐着也异常吃力。胳膊举不过头顶,头低下去再抬起来都需要别人帮助,稍微重一点的笔都握不动,用笔时间稍长一点,她的胳膊和手指就酸痛无力,厚一点的书也需要别人帮着拿。
虽然身体孱弱,但贺颖的意志却无比坚强。贺颖常说:
“无论生活用什么方式回敬我,我都会微笑着走向生活。”从小学到高中,她没缺过一天课。一次,冬天下大雪,路面也非常光滑,母亲担心地看着孱弱的女儿,劝说她请假。贺颖坚决地摇头,父亲推着自行车又上了路,因为路面光滑,父女俩滑倒了,自行车压在贺颖身上,腿钻心地疼,可贺颖依然坚持着坐进教室。正是这种坚强和执着,让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的作文曾入围世界华人小学作文大赛,多次在学校举办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奖。她的勤奋好学、顽强拼搏感动了所有的师生,2005年被评为“迁安市十佳少年”。高中3年始终排在年级第一名。
就这样,贺颖艰难然而顽强地在求学路上拼搏着。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习时间延长了,任务加重了。每天早晨5:30,爸爸就背着将贺颖送到教室,直到中午12点下课将她接回,下午再送到教室,一直到晚上9:30下自习接回家,在座位上一坐就是半天,为了不麻烦别人,她尽量少喝水不去厕所。长时间的坐着,令她的腰腿异常酸麻,但贺颖总是咬牙坚持着。
物理老师这样评价贺颖,课本上关于电子的内容不是很多,鉴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老师拓展的相关知识也不是很充分,可是贺颖竟然自己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几乎掌握了所有有关电子以及电子能量的知识。去年,贺颖获得了唐山市物理竞赛一等奖,并获得了参加全国复赛的资格。今年高考,又取得了597分的优异成绩,超出一本分数线16分。
贺颖的理想是当发明家。一次她住院时,发现病人输液时去厕所不方便,便产生了发明“可移动输液架”的想法。她看到电扇底盘下有可滚动的轮子,推动起来十分省力,便将电扇底盘拆下,安装在输液架下端,这样一来,一个“可移动输液架”便诞生了,该发明荣获“第十九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随着自己的长大,贺颖的体重越来越重,父母抱她上下楼也就越累。看着父母日渐苍老的容颜,贺颖想:怎样才能减轻父母的负担呢?她决心,一定要发明实用爬楼轮椅,来减轻父母的负担,来减轻其他父母的负担!爬楼梯的轮椅,国内外还没有人设计出可以广泛应用的爬楼轮椅,这可以说还是一个很难的课题。她一个学生想成功,岂不是天方夜潭?但父母给她的爱给她坚定不移地做下去的力量。一放暑假,她就开始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学习液压技术,千斤顶原理,单向阀、截止阀、曲轴等知识,假期里她很少看电视,除了写作业就是设计爬楼轮椅图纸,制作简单模型,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她竟然设计出主要用液压技术、齿轮履带传动的实用手动爬楼轮椅雏形,除还需解决下楼转换问题外,它基本可以自如上下楼。贺颖看着自己设计的轮椅,想象着父母不在劳累的抱自己上下楼,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她期待着有一天改进后的它可以走向市场,帮助所有需要的人。
从此后,贺颖便一发不可收,陆续发明了能爬楼梯的轮椅、方便澡盆、调宽拖布、超酷盲人魔方、戒指板擦等30余项发明,连续两次获得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30多篇科技作品先后在《少年发明与创造》中发表,成为小有名气的“学生发明家”。
感恩的心
贺颖说:“我就像一棵小草,承受了太多的阳光雨露的关爱。父母、师长、老师、同学……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给予了我太多的关爱。”
升入高中以来,学校把她分在了离楼道最近的班里;班主任将她安排在中排第二位;物理化学老师将实验器材拿到教室给她单独演示实验;同学们总是帮她拿书、挪椅子、挪桌子;每次爸爸接她,同学们都主动给她们让路……她在学校里真正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贺颖说:“也许我不能做些什么,但是我会用我的微笑给别人带来快乐。”
在教室里,她可是同学们的小老师。谁有什么问题,她都会不厌其烦的讲解,直到同学听会了为止;有的同学住校不能查阅一些资料,为了帮助同学们查阅学习资料,她常常要晚上很晚才睡觉。她常说:“同学们给我那么多的帮助,带给我很多的快乐,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在贺颖的电脑里,记者看到霍金的照片,她说她最崇拜的人就是霍金,她说她报考了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希望学到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来回报家乡,回报给予她帮助的父母、老师、同学。这样说时,这位坚强的女孩儿,一直微笑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