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发明家的奇思妙想(转)

(2010-04-18 11:06:25)
标签:

参赛

科技创新

少年发明与创造

校园

征稿

分类: 新闻看板

    前不久,市紫薇小学在江苏省第二届“青少年发明家”评选活动中,被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省科协等8家单位联合授予“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摇篮”荣誉称号。而在刚刚结束的第21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紫薇小学再次满载而归,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截至目前,学校已有27件学生发明作品荣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近日,记者走进紫薇小学,亲身感受了小发明家的奇思妙想。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盛骁麟

参赛作品《单双人可玩的跷跷板》获第21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刚满10岁的盛骁麟是紫薇小学三(3)班的学生。和同年级的孩子相比,他的个头并不算出众,不过小脑袋瓜却是出了名的灵光。盛骁麟从小就喜欢问大人“为什么”,喜欢研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正是有了这种爱好,上小学后,盛骁麟习惯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喜欢到图书室里查看科普方面的书。他还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兴趣小组。

每到周末,妈妈经常会带着盛骁麟去公园、游艺场所玩,盛骁麟最爱和小朋友玩跷跷板了。有一次,盛骁麟又和妈妈一起去了儿童乐园。那天公园里游客很少,盛骁麟想玩跷跷板却找不到同伴,于是他让妈妈在跷跷板的另一端按动,妈妈虽累得气喘吁吁,他却玩得一点也不尽兴。

    令盛骁麟惊奇的是,在与班上同学聊天时,他发现很多小朋友,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带他们去玩跷跷板时,常常因为没有同伴合玩而失望。“目前的跷跷板都需要两人才能玩,而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能不能发明一种跷跷板,一个人也可以玩呢?” 苦思冥想了一番后,盛骁麟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科技老师朱新淼。

    在朱老师的鼓励下,盛骁麟决定设计一种不需要他人帮助,单双人都可以玩的跷跷板。“要将跷跷板跷起的一端拉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弹簧。”发明不是易事,在一次次设计改善中,跷跷板终于完工了,在跷跷板中间安装一轴,跷板两端各装一扶手,板下两边各装一弹簧,另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板上嵌上金属制成的滑槽板,槽内置有铁滑块,滑块下通过轴装上滑轮。由于弹簧及滑块的作用,单双人均可玩这种跷跷板。

“这种跷跷板很实用,一个人、两个人都可以玩。以后就可以不用为没有同伴而苦恼了。”眼前这个小男孩的眼里透露的是快乐和自信,“我的发明是从生活中找到的灵感。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一切都会变得丰富多彩。”

“善于观察就是创新之源”

◆黄语霖  

参赛作品《方便携带的车篮》获第21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三(1)班的黄语霖也是学校科技兴趣小组的成员。自从加入了科技兴趣小组,黄语霖变成了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有一天,黄语霖跟爸爸去超市买东西,从一家超市购物完后来到另一家超市,爸爸让黄语霖在超市外看管自行车。因为车篮里有一些刚刚购买的东西,拿来拿去不方便。黄语霖不乐意了,不过没有办法,他只能撅着嘴巴站在自行车旁等。站在超市门口,黄语霖发现很多人锁上车后都提着重重的大包小包走进超市。盯着自己眼前那个放满物品的车篮,黄语霖想,要是我能把车篮卸下来带进超市那该多好啊。

    第二天上学时,黄语霖看到很多同学都在使用拉杆书包,他一下子来了灵感:“每到一处购物,为了安全,必须把车篮里的物品一一取出拎在手里很不方便,我要设计一种车篮,能够从车上卸下来,像拉杆书包、行李箱一样携带方便。” 在老师的指导下,黄语霖很快做好了设计图完成了作品,在车篮下后面固定两个滚轮,车篮下前面固定一支撑脚,支撑脚为空心矩形状,取下时为支撑脚,安放在车上时,可紧密地插入支撑脚空心矩形状空间内,车篮后面装上可伸缩的拉手。

    正是因为善于观察,黄语霖看到老人不能弯腰脱鞋,发明了老年人脱鞋穿鞋器;看到厨房间油烟脱排机油烟倒流,发明了防油烟倒流装置;看到手机、相机等放在地上充电不安全、不卫生,发明了安全卫生的充电转接器盒……

“享受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黄泽琪 

参赛作品《低阻雨伞》获第21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下午第二节课后的课间活动时间,黄泽琪照例来到学校科技阅览室,阅览室里《十万个为什么》《星球》《金点子》等科普书都是黄泽琪的最爱。黄泽琪才上二年级,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他爱好广泛,平时爱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喜欢扑闪着一双大眼睛思考。和其他只顾埋头读书的孩子相比,小小年纪的黄泽琪的学习生活还算得多姿多彩。可这些多彩的背后也并非一帆风顺。正如他所设计的《低阻雨伞》一样,人们只看到他小小年纪就得了发明大奖,却不知道他在制作过程中所经历的一次次挫折。

    一到刮风下雨的天气,不要说小孩子,就连成年人撑伞顶风而行都很困难。黄泽琪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如果在伞上钻几个孔,伞的阻力不就能变小了?”黄泽琪决定设计一种低阻雨伞。伞上钻几个孔,用一根导风管从伞外往里泄风来减小阻力。尽管这个雨伞设计结构简单,只要在一般雨伞的伞骨中部,制一圆孔作为进风口,在孔下用防水尼龙绸制成一圆管, 作为导风管,与伞面成一体就可以,但黄泽琪却在制作中遇到种种不如意。

    刚开始,黄泽琪使用的是电视机显像管的高压帽作为导风管的口,但制作时却发现无法用胶水连接,于是他又选择了用饮料瓶。他用锯子小心地将饮料瓶上方圆锥形的口锯下,用胶水粘贴在伞面,没想到塑料与防水绸布还是无法粘上。热情高涨的黄泽琪看着自己设计的作品一次又一次“溺水”,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细心的家长和科技指导老师看出了他的心思,不仅耐心开导,还主动和他一起讨论设计方案,购买材料。最终,黄泽琪选择用最小号的针,将塑料瓶口缝在尼龙绸上,低阻雨伞终于制作成功。“我很享受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只要勇敢地踏过困难,胜利就在前方。” 黄泽琪庆幸自己没有被困难打垮。

创新,让孩子更自信

◆指导老师朱新淼

    紫薇小学的科技创新教育始于2004年,目前已有100多名学生在省市级科技竞赛中获奖。尽管语文、数学这些学科对提高孩子的知识储备相当重要,但最能影响一个国家未来强盛的却是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使民族进步,创新同样使孩子成长。科技创新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科技创新方法和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孩子才能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敏捷的创新思维。

    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只要改变一个小细节,也许就会成就充满灵性的发明创造,一切源于孩子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在我看来,创新发明不仅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孩子改变学习方式,更加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们会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维、去想象,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事实上,很多喜欢发明创造的孩子,因为在创造过程中攻克了一道道难关,获得了更多的自信和乐趣,他们会变得比一般孩子更加开朗和自信,动手、动脑、动口能力也越来越强。      

 

本报记者  包铃铃

图为
盛骁麟在制作单双人可玩的跷跷板
黄语霖设计的可方便携带的车篮
黄泽琪在用饮料瓶口制作低阻雨伞导风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