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盈率低于上轮熊市底部两成
(2008-11-05 12:31:22)
标签:
股票股指期货期货外汇证券/理财理财财经 |
A股市盈率低于上轮熊市底部两成 | ||||
|
||||
周二深沪两市股指均创下调整以来的收盘新低,上证指数已经3个交易日连收新低,令市场估值水平再度下探。根据证券时报信息部最新统计,昨日,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12.62倍、平均市净率1.95倍,沪市两率分别为12.42倍、1.96倍,深市为13.67倍、1.87倍。两市市盈率比上轮熊市底部还要低两成。
估值:已处历史最低位 本报信息部以上市公司三季报财务数据为蓝本,计算当下A股市场的平均估值发现,当前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的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水平更是早已创出历史新低。从市净率水平来看,除食品饮料行业等少数行业外,目前大部分行业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金融行业目前的市净率已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除金融行业外,其他行业的最低市净率水平均在2005年产生。 2005年6月3日,上证指数盘中探至998点,报收1013点,是上轮熊市最低收盘的一天,当时沪深A股市盈率为16.19倍,比现在的A股市盈率约高两成多。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时,沪深A股市盈率为81.02倍、上证50成分股为63.7倍、沪深300成分股为67.62倍。牛熊轮转,目前市盈率仅为去年历史高点时的一成半。 另外,我们通过对比历次熊市低点时的估值指标可以发现,目前A股平均市盈率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市净率也已处于历史低位。 一、1993-1994年的调整行情中:沪指最高点1558点与最低点325点对比跌幅约为79%,低点时平均市盈率为16.43倍、市净率为1.81倍;二、1994-1996年的宽幅震荡筑底行情中:沪指最高点1052点与最低点512点对比跌幅约为51%,低点的平均市盈率为19.93倍、市净率为2.44倍;三、2001-2005年的大调整行情中:沪指最高点2245点与最低点998点对比跌幅约为56%,低点的市盈率为17.66倍、市净率为1.70倍。而在这轮调整行情中,最大跌幅已超过70%,A股平均市盈率降至12.62倍、平均市净率约为1.95倍。 均价:与上轮底部接近 A股市场的整体股价水平也大幅下降。截至昨日收盘,全部A股的算术平均股价已经大幅回落到5.95元,相比2007年12月30日的20.23元,只有3折了。此时距离A股平均股价今年8月中旬跌破10元大关,不过两个多月。 11月4日,A股收盘最低价个股为*ST厦华1.12元,最高为贵州茅台89.82元。不过,市场第二高价股张裕A仅收在43.62元,还不到贵州茅台股价的一半,A股的50元至80元的区间则是空白。 从上证指数5500点时(1月14日)的21.96元,到4000点时(3月13日)的18.39元,再到3000点时(6月11日)的11.73元,平均股价下降迅速。而自跌破3000点后,这种“降价”动作进一步加速,2500点(8月11日)时,A股均价还只是跌破10元关口,目前已再度惨遭腰斩。股价重心的迅速下移,凸现市场仍处下跌大趋势中。 目前,低价股是市场的主流。我们看看A股价格分布区间:5元以下个股为1019只、5元至10元个股为417只、10元以上个股只有166只,20元以上仅有32只,曾经的百元股群体,如今已无一家。同时,昨日收盘4元以下的所谓3元股群体更是多达766只。今年4月17日,3元股才重现江湖,那时只有3只3元股,到6月中旬这个数量也只扩容了10倍,到现在已经扩容了200多倍。 昨日两市1元股已达60只,今年第一只1元股*ST梅雁出现,也是在不久前的8月28日,短短两个月1元股阵营迅速扩容。值得关注的是,上轮熊市最低点位时市场充斥着大量的两元股,还有很多1元股,1元股的数量为65家,有一家公司的股价低于1元,这一点与目前已然相似。 相比之下,略可使投资者心安的是,如果绝对股价的“惨状”是底部特征之一,那么目前离之已近。根据WIND资讯统计,上证指数盘中探998点的那天A股平均股价是4.62元,只比目前A股平均股价低3成。 *ST宝硕是两市市盈率最低的个股,不到1倍。钢铁、有色金属股是两市市盈率洼地。 从表格中我们看到,A股市盈率最低的20只个股中,7只是钢铁股。实际上,如果把名单拉长,排出市盈率最低的前100只股票,可以把钢铁、航运、银行、有色金属这四大板块的个股一网打尽。 26、27倍左右市盈率的建筑、农林牧渔、文化传播是市盈率最高的行业。5倍的塑料和钢铁、约10倍的交通运输和金融、有色金属、造纸行业,是市盈率最低的行业。 统计发现,目前有40只个股的市盈率在5倍以下,多达242只个股在10倍以下。 市净率最低、股息率最高板块跌最惨估值指标的背后 就投资决策来说,在市盈率、市净率之外,股息率或可提供一个有趣的视角。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在价差年收益可超100%的牛市,股息率显然不够重要,但随着熊市中人们对投资收益期望值的骤降,对投资人特别是大资金大机构的吸引力剧增。不过,与国际市场指数的股息率相比,A股的股息率水平仍然不具有吸引力。据统计,目前沪深300指数2.1%的股息率,恰好为亚太地区平均水平4.2%的一半,仅高于日经225指数,而日本的基准利率长时间远低于国际水平。 从各行业股息率角度来看,钢铁的股息率为6.75%,为一年期银行间国债利率的两倍多,也远高于二十年期银行间国债利率3.63%。金融、交通运输、轻工制造业也高于一年期国债水平。接下来,有色金属、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电子、采掘这5大行业的股息率也都在2%以上。在所有行业分类中,综合类上市公司股息率最低,不足0.5%,该类主要由主营业务不突出的公司组成,其竞争力也较弱。此外,建筑建材、信息服务、化工、农林牧渔、房地产等行业也在排名居后。 我们再观察各板块的市场表现。可以发现,整个市场股息率第一(比第二名金融业要高出一倍)、市盈率倒数第二、市净率倒数第一(唯一一个破净行业)的钢铁股,是跌幅最深的板块之一,10月以来暴跌33%;而股息率最低的行业之一农林板块,昨日再次领涨所有行业,10月份以来市场表现依然赶超大盘10个点。 各项估值指标在这里似乎形成了一个相悖的参考标准。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股息率在熊市中固然重要,但毕竟有限,即使是机构也并不真的指望这点收益来抵抗深跌,6个点的股息不能抗衡可能下跌10个点的风险,因此,股息率远不能抗衡投资者对行业景气的担忧。股息率高达6.4%的钢铁股,面临的正是市场对其悲观的预期。同样,房地产股的调整,并非是股息率过低带来的,行业进入衰退期才是致命伤。 分析人士指出,跌市中,在使用股息率选择个股时,尽量选择弱周期行业中股息率较高的个股,并且对于周期行业需要以足够折价,公司的负债也尽可能低才好。对于市盈率和市净率这两个市场使用最频繁的估值指标,在同类公司间应用空间略大,行业之间,其实缺乏可比性,可操作性大打折扣,单凭市盈率、市净率选股,参考价值不高。 而对于钢铁股,已经具备了全市场最低的市净率,配上全市场最高的股息率,它们虽然面临行业景气下行的不利预期,但是我们要问,股价的持续大跌是不是已经反映或过度反映了这种悲观预期,如果是,那么,就意味着钢铁股中暗藏着中长线机会。 |
前一篇:平准基金入市救市 反哺股市是正道
后一篇:外盘回落属正常 A股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