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成功的种子”
——研究做人做官20周年答朋友问之一
吴玉叶
问:您从1994年7月开始写作“做人做官”方面的文章,至今已经20年。据我了解,在这20年里,您仅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就出版了9本“做人做官”专著;不仅对“怎样当好一把手”和“德才兼备”与“德才兼优”等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而且还提出了“人以正立、兵以诈立、事以奇立”的“三立”理念,实现了在理论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在第15个世界读书日的当天,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主办的《检察日报》刊登大字标题《14位大检察官给基层检察长推荐的14本书》,其中就有您的两本,——和《庄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一起被推荐;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授在讲授官德课时,把您的系列丛书作为授课的重要参考书目;为了能更及时、便捷、广泛地传播您在做人做官研究方面的思想理念,您还出版了三本“歌曲集”,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了您作词的《老年人之歌》,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演唱了您作词的《公仆之歌》和《军人之歌》,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海政文工团副团长吕继宏演唱了您作词的《人以正立》和《人生路上一起走》,总政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王丽达演唱了您作词的《百姓之歌》和《母亲之歌》,空政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王莉演唱了您作词的《人生路上》、《你我的梦》和《故乡》,总政歌舞团青年歌唱家汤子星演唱了您作词的《拼搏人生》,空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汤非演唱了您作词的《做事要牢记》等;为了能有一个传播做人做官研究的网络平台,你们还报经国家工信部批准,创建了中国做人做官研究网,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还欣然题写网名,以示对您及这个课题研究的支持……
请问吴玉叶先生,您对这20年来取得的成绩作何感想?
答:首先,我要感谢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它给了我一个自由、宽松的研究环境和生存、生长的肥沃土壤;否则,我不可能取得这些成绩,也无法走到今天。其次,我要感谢这20年来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领导、亲朋和同事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强大的支持力和坚强的后盾,我才能取得如此之成绩,才能顺利地、好好地走到今天。
除此之外,“自信”则是我这20年来最好的伴侣和最伟大的支持者。它不仅给了我坚定的信心、坚定的信念、坚定的意志,同时也给了我果断和果敢的行动力。
问:我记得您在早期的一篇文章中,——那篇文章的名字大概叫《五个成语指导人生》吧,首次提出了“自信是成功的种子”这样的说法或论断。
答:是的。那篇文章的名字最早就叫《五个成语指导人生》,后来改为《五个成语给为官者的警示、启迪和力量》。我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到了“看重自己是自信的种子和源泉,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和不竭动力”的说法。
问:您为什么有着这样的想法呢?
答:因为人一旦失去“自我”,即刻就会失去“自信”;一旦失去“自信”,同时也会失去“自我”。一个人一旦失去“自我”和“自信”,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和向前迈进的力量;一旦失去精神支柱和向前迈进的力量,就再也没有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成功的殿堂。
这些年来,从我个人的经历中已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要想做一件事情,无论这件事情是多么的正确、多么的好,但是在做的过程当中,都会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反对和非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缺少足够的“自我”力量、缺少足够的“自信”、缺少足够的坚定性和意志力,就无法前行,更谈不上成功。
实事求是地说,有些人的意见、建议和反对是以好心、善意为前提的。但是,对于部分人的好心和善意,我们只能表示感谢,却不可以接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好心和善意之种都是好的,都能开出成功之花、结出成功之果。虽然我们这样做有时会被冠以不虚心“纳谏”的“罪”名;但也总比图个虚心“纳谏”的好名,而实则被误入歧途、走向失败要好。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十七八年前,我在《怎样当好一把手》那本书中的一篇《序言》。我在那篇《序言》里,主要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长,我不妨在这里给您讲述一遍——
若干年前的某一天,一位老者带着他的小孙子,用一头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完,孙子骑驴回,老者跟其后。路人见状,愤怒起来,纷纷骂道:“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怎么能让老人走着而自己骑驴呢!”在一片责骂声中,老者与孙子换了个位置。路人见之又责骂起来:“这个老人,真不是个东西,咋能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走着呢!”老人听到责骂,急忙把孙子拉上驴背。路人见之骂得更凶了:“这该死的一老一少,好狠心、好残忍啊!——一头小小的驴子,怎么能受得住他们……造孽啊!造孽!”老者和孩子听到这样的骂声吓坏了,赶忙下来牵着驴走。路人终于不骂了,则捧腹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一老一少简直就是呆子,牵着现成的驴子却不知道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老者和孩子被弄得目瞪口呆、无所适从!
问:这个老者和孩子,之所以遭人骂、让人嘲笑,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自我”和“主见”。在一片骂声和嘲笑声中,他们只有一种情况没有尝试了,那就是抬着驴子走。
答:他们即使是抬着驴子走,同样会让人骂、让人嘲笑、遭人非议。所以说,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不虚心、不广泛地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在意他人的言论是不行的;但是,仅仅听取他人的意见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尤其是被他人的言语左右住了,那更是万万不行的!
任何人的意见和建议,都仅仅是一种意见和建议,都不要把它作为圣旨和命令,去强行地让人家接受和遵从;任何人的意见和建议,都是主观想象的东西,其正确与否,都必须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在没有接受时间和实践验证之前的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属于主观想象的东西。任何主观想象的东西,无论它多么美好、美妙,都是和客观事实不能划等号的,都是与客观事实有着一定差距和距离的。因此多年以来,我在给他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总是说“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只能如此,千万不要强加于人,更不要名为善意实则添乱。
问:您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既要广泛地听取他人的意见,更应该要有自己的意见。是不是这个意思?
答:是这样的。
问:您这20年来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心存“自信”这种理念吗?
答:是这样的。
问:我记得您专门写过一首名为《自信》的歌。
答:是的。这首歌也是在总政歌舞团录音棚录制的,是一首童声合唱的歌曲。歌词内容是这样的:“自信啊自信是成功的种子,把它种在土里,它会生根发芽、生根发芽。自信啊自信是成功的种子,把它种在土里,它会结果开花、结果开花。自信啊自信是成功的种子,把它种在心里,心会慢慢长大、慢慢长大。自信啊自信是成功的种子,把它种在心里,它会伴我走遍海角天涯、海角天涯。”
问:这首歌您之所以请孩子们演唱,是不是认为培养自信最好先从孩子做起呢?
答:您这样理解,也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只能回答您这些问题了。
问:请您稍等片刻,总结性地再说几句如何?
答:那好吧。我在这里强调说明两点:一是任何一个人的成功,其成功都不能归于他个人,因为还有“天助”和“他助”的成分在里面;二是所有有“己见”、“自信”的人,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但凡是取得成功的人,都是很有“己见”、“自信”的。因此,成功了,不能自夸其能,要常怀感恩之心,要感谢“天助”和“他助”;在善于听取意见的同时,更要有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最可怕的不在于做事的时候有多少反对意见,而在于在有反对意见的情况下,看他敢不敢做、能不能“做好”!因为衡量“好人”和“好官”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做“好事”。这个“好事”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所要做的事情一定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二是一定要得把好事做好(做成功)。
2014年12月30日
http://www.zrzgw.cn/System/UploadFile/2015/6/6/201566155711123.jpg
2014年9月23日下午,“吴玉叶研究做人做官20周年报告会”在京召开
http://www.zrzgw.cn/System/UploadFile/2015/6/6/201566155711105.jpg
2014年12月21日下午,“吴玉叶研究做人做官20周年报告会”在皖召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