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说“标点”,我也止不住啊

(2009-11-05 00:34:35)
标签:

杂谈

不说“标点”,我也止不住啊

吴玉叶

 

    看到这个标题,或许就有人这样疑问:不想说就不说呗,咋会止不住呢?
    我说朋友,你是不知道内情啊,——因为我的前几篇文章刊出之后,都会有朋友提出新的问题。虽然向我提出问题的只有一两个人,但有同样想法尚未和我交流的恐怕还大有人在吧?话不说不明,理不说不透;因此,我就止不住了。
                                 句号有两种表现形式
    说到句号,许多人只知道常用的那个小圆圈(。);因此,有的人看到我在上篇文章里说“我们有10种标点是从英语中借鉴而来的,其中也有句号”时,就不解地问我:“是不是弄错了呀,——我们汉语的句号是个小圆圈,而英语的句号分明是个实心小圆点嘛!——这个恐怕有争议吧?”
其实,一点争议也不存在,只是他不了解情况而已。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句号除了那个小圆圈外,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一个实心的小圆点(.)。不过,这个实心小圆点只是在科技文献和涉及外文的书中才使用罢了。
    在科技文献中使用这种小圆点句号,目的是为了避免和字母o及阿拉伯数字的0相混。因为西文的句号都是用小圆点表示的,所以在我国,凡是涉及西文的场合,也都应当用小圆点(.)。
                                 次序语后面的点号使用
    在很多文章中,经常要使用次序语,可许多人却不知道次序语后面到底该用什么点号,因此就感到混沌和茫然。
    为了帮助一些朋友弄明白这方面的问题,现把次序语的几种表示方法介绍如下:
    一、凡是用“首先”、“其次”、“其一”、“其二”、“第一”、“第二”……的,后面就用逗号。比如:首先,要循序渐进……第二,要虚心……第三,要热情……(《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二、凡是用汉字“一”、“二”、“三”……的,后面就用顿号。比如,学术论文的特点是:一、论题有学术价值,二、材料要真实可靠,三、讲究文字的表述。(《学术论文——学术成果的载体》)
    三、凡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就用实心小圆点。比如,和课文有关的材料:1.作者简介。2.《红楼梦》简介。3.有关情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备课资料》)
    四、凡数字外面用了括号,次序语后就不要另用点号。比如,启事和条据的写法:(一)启事,(二)条据。(《实用语文写作》)再比如,计划的种类有:(1)按内容分,(2)按性质分,(3)按范围分。(《实用语文写作》)还比如,做喷气小车所用材料:①小气球一个,②牙膏纸盒一个,③竹质牙签两支,④废旧活动铅笔杆一只,⑤塑料套管、厚纸、胶水。(《小学课外活动教材》)
                             标点符号的定义、作用及分类
    一、定义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里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
    二、作用
    1.表示停顿。用来表明句子的结构。我们平时说话有长短的停顿,而要是写在纸上就只能用标点符号表示了。相同的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句子的结构不一样,意思也就不同。
    如:
    小华,老师叫你,去门口等着。
    小华,老师叫你去门口等着。
    小华老师,叫你去门口等着。
    2.表示语气。有四种: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这些语气在交谈时是用语调来表示的,而在书面上就得用标点符号表示了。在书面语中,用不同标点符号来表示时,语气不同,往往意思也就不同。
    比如:
     桃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春天在何处?)
    桃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春去了天上和人间)
    桃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别时容易见时难或今昔对比)
    桃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春在人间)
    三、分类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为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和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两类。标号主要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标点不同,意义也就不同。比如:刘胡兰,指的是女英雄刘胡兰;而加上书名号的《刘胡兰》,则指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之类的。
                                    常见的标点符号差错
    一、非疑问句用了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说明:这句话里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还是个陈述句,因此不能用问号。
    二、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例:到底去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说明:这是一个倒装句,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这样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三、分句之间用顿号。
    例:浦东展开了翅膀,它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着辉煌的明天飞去。
    说明:这里实际有三个分句,在第二和第三之间,应用逗号而不应用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词语,最后一个词语后不能用顿号了。
    四、概数用顿号。
    例: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说明:“十七八岁”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是概数就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需停顿。
    五、句子没有用逗号而直接用分号。
    例: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困难;三要速战速决。
说明:点号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选用停顿短的,再用停顿长的。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六、引号中句末点号误置。
    例: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说明:引用部分可独立成句。李白的诗是完整的两句,因此,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不能一一列举。相信仅有的这些,对朋友们会有所帮助。
                                     希望不要刻板教条
    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般情况下,凡事都应该按规矩办;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被“捆住手脚”,放不开来,更不应该刻板教条。相反,要敢于放开手脚,活学活用,灵活变通,甚至要敢于出奇!
    当然,这样做是有前提的,我以前已说过了:一是必须在有了一定的功底之后;二是无论如何“活用”和“出奇”,都不能使字、句产生歧义,更不能把文意弄反!

 

    作者后记:
    我在这篇文章里参考和选用了《语文基础知识全表》(海豚出版社)、《标点符号用法》(金盾出版社)和《语文基础知识工具包》(华语教学出版社)的不少例句等。——我觉得这几本书编得都很好。

 

写于2009年11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