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点”,我还得再说几句
吴玉叶
关于标点,说实在的,在一个月之前,我压根儿就没想过我这一生还会专门写文章说说它们。说它们,完全是因为几个亲朋好友对我使用它们时的误会和误解。
本来嘛,两篇文章一写,情况说清楚,我也该就此罢笔了。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两篇文章却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兴趣和关注。几位新闻界的老总说:“你在文章中所说的一些东西,我们之前还真不知道哩!建议再写一两篇,然后出个小册子,肯定会有市场……”一位资深老编辑国庆期间到我北京的办公室,一口气看完我写的那两篇“标点”的文章后,连声称赞道:“好!好!”然后他又说,“我敢肯定,许多中学教师都不太懂这些。我上师范大学时,就是学中文的,但对你文章所说的一些标点及其用法,还真是不全知不全懂……”他建议:“应该把这些文章刊登在教育类报刊上……”他曾在大学里当过中文教员,因此,他的话应该有一定的根据和代表性吧。
在众人的劝说和推动下,看来,我只好继续写下去了。只要对他人和自己有利,我就虚心接受,择善而从……
再补充说点标点的历史
上次说过了,为什么还要补充呢?因为我发现,许多人对此有盲点。比如,一提到古时的标点,许多有文化的人便脱口而出:“知道,不就是‘句读’嘛!”可当你问道:“古时‘句读’的写法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中的多数便不知了。还有,我和一位英语教师说:“我们汉语的标点符号是借鉴了英语的标点符号而发展起来的……”她感到惊讶:“怎么可能呢!英语才几个标点啊?”
看看,我补充补充还确实大有必要哩。
标点符号在我国古代称为“句读”(读dòu)。但它们的形状在不同时期却不相同:两汉时期,句号用“レ”表示,读号用“、”表示;到了宋代,发生了变化,钩形开始变为圆圈或点了;到了近代,句读符号才定型,句号用圆圈,读号仍用点(点于字下)。
……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旧式标点已明显地不够用了。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中文旧式标点颇嫌太少,不足以尽明文句之关系……在繁复到一定程度的文章里,便不能应用自如,就须增加或改良了。”
1904年,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严复的《英文汉诂》,首次使用了外国的标点符号。后来,陈望道先生又全面系统地引进标点符号。1918年5月,他在《学艺》杂志上发表了《标点之革新》,专门介绍了西洋的10种标点符号。
这10种标点符号,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是从英语中借鉴而来的。当然,也必须说明的是,借鉴并不等于照搬照抄……
目前,汉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英语的标点符号大致有12种,其中,有10种(逗号、句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为汉英共有。
一定要多看不同版本和不同时期的工具书
我已在上篇文章中谈过这些问题了,遗憾的是由于上期报纸版面紧张,有些重要的东西没有囊括进去;但是考虑到它又十分重要,故在此强调和补充。
这些所谓重要的东西,都是我平时在学习工具书时对比之后获得的。比如:当我从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119页看到点号只有6种,冒号被划入标号之中,立即便查其他几本工具书。结果发现,只有它这一本是这样的。再比如:无论是老版本的《语文知识手册》,还是最新版本的,对于括号,介绍的都不全、不够。我又查看了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标点符号规范用法手册》和金盾出版社出版的《标点符号用法》,比较之下,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在这一点上介绍得最全最透。还有,在我存放的七八本工具书中,也唯有金盾出版社出版的《标点符号用法》介绍了7种点号的停顿长短。该工具书说:“一般地说,它们停顿的长短可作如下排列: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又说,“但是,这种排列顺序并不是绝对的……”
其实,在许多工具书中,也很难说哪本绝对好,哪本绝对不好,只是各有不同而已。像海豚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知识全表》,它在《使用标点符号的注意事项》中说得也挺好、挺细。比如:“选择问句的中间用逗号,不能用问号;问号只能用在全句的末尾。”如: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但边问边答的问句后均用问号。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知识手册》也很好。比如它在《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中说:“括号里标明的语句仅是对上文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读的时候一般不必读出;破折号标明的语句既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同时又是正文的一部分,比较重要,必须上下文连续读下来。所以,对上文进行注释要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注释部分若是正文,就用破折号;若不是正文,就用括号。”又在《使用省略号禁忌》中说:“1.有了‘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2.列举事物不超过三项不能用省略号;3.省略号后除了引号,不能再用别的标点;4.省略几段字或诗行可用12个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还有,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知识工具包》也不错。它在《分清几个区别》里说:“省略号与破折号都可表示语音中断,其区别是破折号表示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则表示余音未尽……”
反正,根据我的经验,——不管怎么说,只要多看几本工具书,再有些问题意识,常作些细心比较,就会有大收获的。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心急,不能想着一蹴而就;要慢慢地来,要循序渐进。
标点符号也能替人说话谈恋爱呢
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著名作家叶圣陶说:“标点很要紧。如果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郭沫若先生说得更到位:“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事实是否真像二位先生所说的那么重要呢?这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我们若是把标点用活了,它们也确实可爱,还可以帮助我们说话谈恋爱呢!据《最新标点符号规范用法手册》中记载:有一篇微型小说名叫《初恋》,内容是这样——
我与她曾八年同窗,期间接触较少。后来,我们都踏上工作岗位。时光悠悠地逝去,我成了大小伙子,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她仍然是个老姑娘。于是我冒昧给她去了一封信:
小莉:你好!听说……,对吗?若真的话,我想……
你的同志
萌雅
过了15天,我终于收到她的信:
萌哥:你好!也听说……,对吗?若真的话,我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