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缔结良缘的年轻人
(2022-06-17 15:58:10)| 分类: 散文(随笔) |
两个年轻人结婚成家,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因为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家和爱会带来温暖,相信明天充满希望,因为似乎把命运和幸福一次性“赌”上了,把建设一个新家的重任自觉地担当起来了,才会完成这样一种关乎命运和生命延续的缔结。这样的缔结天然地赋予了神圣意味,即使婚礼不在教堂举行。当漫漫旅途自庆典的红毯伸向远方,当祝福和欢笑渐渐隐去,你们愿意听几句唠叨吗?它是一个过来人的感受和愿望,也算建议吧,略显凝重却出自真心。
——既然有缘成家,不论何时何地、发生什么,就一定把对方看成家人,这是前提。家人就是斯世最亲近的人,任何强迫、暴力都不该出现。遇事商量,尽量心平气和,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互相保护,多做让对方高兴的事,少做、不做让对方生气的事,这些都是维持婚姻家庭的基本要求。在家坦诚一些、谦让一点,无论在外边有多少心计,有多得意多得势或相反。家和万事兴,是前人的宝贵经验。
——没有完美的人,缺陷总会暴露;高光和至暗都是少见的,灰色恐怕才是常人的生活原色。一定多看对方的长处和优点,看不到就寻找,一个人不可能没一点长处和优点。试着放大、赞美、感激这些长处和优点,并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让对方知道,如果在无声中就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欣赏你的赞许那是更高级的表达。
——强硬地试图改变对方往往无功而返、得不偿失,成年人是很难改变的。家庭,学习、工作环境,人生经历成就了现在的他(她),而这些过往已注定无法变更。在一些小事情上可能改变,比如由不注意清洁坐便器改为注意,但总的根本的东西、习惯、脾性、行事风格却很难改变。容纳、忍让与自己的不同,才能相处久安。学会约束自己、自我疏导不良情绪,而不让其肆意泛滥以至于不可收拾。想一想吧,即使与自己完全一致的人你也可能偶尔厌烦,像对自己的厌烦。有对自己完全满意的人吗?过分自恋不是自信是种心理疾患。
——家庭气氛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变化,双方学会“投其所好”最关键,一朵花、一盏茶、一杯酒、一顿饭、一个笑话、一场电影、一件衣服、一次卫生清扫、一次携手短游,都会变成契机。夫妻平等的家庭中,抛掉冷战思维和没必要保持的面子、面具,放低一下身段,主动给对方一个台阶,你就给家庭注入了活力,欢乐生活的暂停键就会重启,这是一种贡献、一种能力、也是一份该尽的责任,这样的贡献多做一些,好的回报可能超乎想象。
——互信、扶持、鼓励会让对方保持定力免于惶惑,会激发对方的信心和潜力。这种鼓舞力量,来自家庭的要比来自外界的更及时、更经常、更真诚。它是互爱的表证,是家庭温暖的一部分,世界纵然冰冷,家庭必须温暖,夫妻之间如此,对上一代、下一代也应这样。无端怀疑、讥讽、贬斥、漠不关心,会变成毒药和冷箭,杀伤力巨大。
——主意和道理可以讲,但执著似无必要,因为你认准的主意和道理也可能是谬误。不争论、不矫情、不埋怨、不钻牛角尖,混社会如此,家庭生活更要如此,因为家庭生活中,往往情感、情绪、感受比理智、判断、概念更占上风。好的家庭生活应该是文学的,有丝丝缕缕的诗意,以情动人、润物无声,不该不能对家人生硬地强制地“讲道理”。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种残忍自私的教育,把下一代当成了私有物。
——无论物质上是贫是富,勤俭、简约、清洁、与人为善、读书学习,凡使精神富足的都应该成为一直的家庭追求。“耕读传家”,代代相传的书香基因会让一个家族越来越优秀。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请你们珍惜当前明月,珍惜青春韶华里的相遇相知,福同享,难同克,责同尽,携手并肩一同拥抱晨昏,一道送别风雨,因为此生漫长而又短暂,因为彼此独立而又彼此相属,因为你们建立了一个共同拥有的家,在这个新家中你们获得了再次成长的机遇。这是我在人生中途给后来者的祝愿和祈望。
2022.6.13-1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