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酉阳】幸福酉阳的民生样本


巨变五年看发展系列报道之民生篇
幸福酉阳的民生样本
过去的5年,有一个词语总是围绕着84万酉阳人民身边;有一种情怀总是牵挂在酉阳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心头,那就是“民计民生”!
十一五期间,酉阳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0余亿元。而从2010年到2012年,短短三年,民生资金投入已超50亿元,这一笔笔民生资金,绘就了最亲最美的民生画卷!
宜居酉阳惠民生
夜幕降临,华灯通明,喧嚣了一天的酉阳城逐渐恢复平静。
桃花源广场,吃过晚饭的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或学唱歌曲《桃花源》,或跳土家摆手舞,或坐在桃花溪边喝茶、娱乐,孩子们在人群中追逐嬉戏……
一切是那样和谐。
“以前,天黑了不敢出门,街上打打吵吵的,老百姓没有安全感。”散步的罗大妈对记者介绍到。
连最起码的人生财产安全都无法保证,民生从何谈起?2008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展开了“酉安”系列行动,从“酉安一号”到“酉安七号”,全县政法系统开展专项行动,重拳猛击各类犯罪活动,加强治安管理,打架斗殴的事不见了,全县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以前全县就是一条街,从头走到尾只要半个小时,吃了晚饭就只有呆在家里。”家住桃花源社区的张常远老人,每天早晚都会出来散步,谈到这几年的发展时,激动地说。
大学生刚毕业的冉成颇爱运动,暑假回到家中,要散步有公园,要登山有登山步道,要打篮球到体育馆。“不像以前想运动没地方。”
多年前,酉阳经济落后,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只有一条破旧的老街,下雨天根本无法下脚;脏兮兮的酉城河就是一条出了名的龙须沟,人们都是捂着鼻子走过……这样的城市,让稍有钱的酉阳人纷纷到重庆主城、周边区县购房定居。
然而,酉阳人在近几年却出现回流现象。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00余人回到家乡酉阳居住。
不仅酉阳人回来了,更多的外地人也来到酉阳买房定居。重庆主城、江苏等地居民组团到酉阳买房定居。
“这里山更青、水更绿、人更好,基础设施也不差,交通条件也改善了。”已在酉阳购房的杨先生在重庆主城上班,每个月都会携妻带子到酉阳来一趟。
100余栋现代化的商品房楼盘集群、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宽敞笔直的城市大道。购物商场、休闲公园、体育广场、星级酒店、高楼大厦到处林立。
还有二十多个大小公园、游园构成城市公园体系,刚刚改造完毕的城市管网体系,连贯城区、沟通乡镇的公交网络……
这一切变化,源于酉阳的发展,源于县委、县政府对于打造“宜居酉阳”的决心和坚持。
教育之城展新颜
2010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酉阳后坪乡聚宝村小的孩子们很开心,因为他们吃上了免费营养午餐。
“以后我再也不会饿着肚子上课了。”三年级的田仁霞边擦嘴边说。
田仁霞家住在离聚宝村小最远的山羊溪(小地名),每天早上7点从家里出发,才能不误上课时间;下午3点半放学后,又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因为家里穷,没有钱吃午饭,每天要饿10个小时左右。
崔荣德介绍,以前,学校的学生大多和田仁霞一样吃不到午餐,只有饿着肚子上课。“这样,身体怎么能长得好?更不用说专心学习了。”
当年,酉阳县委、县财政在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秉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每年安排财政补助资金2400万元,在全市率先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午餐”工程,惠及学生10万人。
2008年以来,酉阳累计投入各类教育费用达15.35亿元。其中,投入资金50182万元,启动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76所;投资12726万元,启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83个;投入资金5836万元,建设“健康重庆”塑胶运动场22个;投入资金1252.7万元,为学校配备课桌椅、学生铁床、餐桌、厨房设备等;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用于信息技术“数字校园”建设。
2008年以来,酉阳累计落实各类补助资金8760.21万元,资助学生21.25万人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昔日的教育强县重振雄风,渝东南教育高地呼之欲出。近年来,酉阳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以高考为例:2012年,酉阳高考重点本科硬上线569人,8人考取北大、清华;2013年高考上重本线达853人。
陈勇书记看望慰问桃花源小学留守儿童,检查并体验留守儿童营养午餐。
安居乐业享民生
5月,记者在酉阳板溪镇东奥迪利斯制衣公司的摇铃村加工点看到,几位妇女和老人正在剪去牛仔裤上的线头。
“我们这个加工点只做剪线头这道工序。这批货厂里的人今天就要来取走,顺便拉一批新货过来。”加工点的负责人介绍说。
“没想到我还能找到剪线头这样的轻松活干,挣点生活费,分担一部分家庭经济压力。”39岁的储玉珍一边干活一边跟笔者拉起了家常。
酉阳首届旅游房交会
储玉珍家住摇铃村一组,几年前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稍微重点的活都不能干,就不要说出门打工了,只能靠丈夫养家。
“孩子在县城里读初中,丈夫在外面打工,我一个人在家里闲得发慌。”储玉珍说,幸好村里办起了这个加工点,让自己找到了力所能及的事做。
5年,酉阳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积极落实上级政策,实施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带动3万余人喜捧“新饭碗”。
和储玉珍同样感到幸福的,还有木叶乡的村民们。2010年,在政府的高山异地移民政策下,他们搬出大山,来到集镇,告别破旧的木房,盖起了高大的砖瓦房。
酉阳县委书记陈勇(中)在和困难群众谈民生
不仅如此,政府不仅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还让他们“逐渐能致富”。该乡发展避暑旅游,因其独特的气候,吸引了众多重庆主城和其他地方游客,来到这里避暑纳凉。
据该乡负责人介绍,每年夏天,移民一条街家家爆满,高山移民有了稳定的收入。
廉租房公示
5年来,酉阳在大力推进库区移民、高山移民、廉租房建设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配套产业,移民路走的坚实有力,“搬得出,留得住,逐步能致富”不再只是一个愿望。
发展无止境,民生无止境。
5年的民生建设历程,催生的是一个幸福酉阳、和谐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