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酉阳】“工业强县”奏响经济发展强音

“巨变五年看发展”系列报道之工业篇
工业强县奏经济发展强音
2012年,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65.1亿元,入库税金2.7亿元,第二产业占比为45.1%,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28.7%。
短短5年时间,酉阳工业为何能一路前行,取得令人惊叹的发展?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工业强县”的科学谋划是工业加快发展的基本前提;“一区四园”的科学布局是工业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招商引资的强力推进是工业加快发展的不竭源泉;产业集群的培育升级是工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富商安商的良好环境是工业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工业强县”绘蓝图
从常理讲,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酉阳,交通不发达,矿产资源不丰富,资金技术几乎没有,要发展工业经济难上加难,这也许就是长期以来制约酉阳经济发展的一大缘由。
然而,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酉阳如果一直停留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只会在贫穷中继续落后,在落后中越发贫穷。
思路决定出路,往往思路一变,天地就宽。
新一届中共酉阳自治县委认为,常理并不等于真理,很多地方的成功都是在极端艰难的基础上得来的。
为此,县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亲自带领一批“田坎干部”远赴江苏建湖、句容等地考察学习,感受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态势。通过“走出去”,广大干群清醒认识到,没有工业化就没有酉阳经济的腾飞,没有工业,酉阳人民就会永远受穷,永远走不出困境。
2008年12月,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响亮提出,以“工业强县”为第一方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全力承接产业转移,以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实现工业经济的大发展,以工业经济的大发展推动酉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绘就了工业发展的新蓝图,吹响了工业发展的冲锋号。
“一区四园”平地起
园区是发展现代工业的平台和载体,发展现代工业的关键在建好工业园区。
通过多次调研和反复磋商,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工业“一区四园”规划建设,依托渝湘高速公路道口和渝怀铁路酉阳火车货运站,科学布局小坝全民创业园,板溪轻工业园、龙江重工业园和麻旺渝东南现代物流园。
敢想敢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
2008年7月3日,县委成立工业发展指挥部,从相关部门和乡镇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了专抓工作队伍,全面展开了工业园区建设的总规和控制性详规的制定以及征地、拆迁等工业园区建设前期工作。
2008年7月28日,在干群兴奋、好奇、惊叹和观望等多种情感交织的心态中,板溪轻工业园率先开工建设,由此拉开了我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序幕。
县长亲自担任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其他相关领导任管委会副主任,并分别兼任四个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或分管园区相关工作,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广大干群大力发扬晚上当作白天干、雨天当作晴天干、假日当作平日干、两人事情一人干、两天事情一天干的“五干”作风,战晴天、斗雨天,24小时作业,创造了令外界惊叹的“酉阳速度”。
仅用160天,板溪轻工业园一期工程2公里主干道及相关配套设施就建设完成。
仅用150天,小坝全民创业园区的主干道2.5公里道路全面油化,首批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交付使用,数十家企业正式入园。
……
酉阳工业破冰起航
在倒逼机制下,“一区四园”建设得以快速推进。不论白天黑夜,晴天雨天,严寒酷暑,只要进入园区建设工地,就能听到隆隆机声,看到车来人往,感受到只争朝夕的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如今,“一区四园”建成面积达8.6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6亿元,建成各类厂房72.8万平方米、主次干道87公里,成功搭建了轻重工业、全民创业、物流配送“四位一体”工业发展平台。
园区招商结硕果
要冲破酉阳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就必须转变观念,树牢“大招商促大发展”、“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广纳天下客商,广聚天下财源,让更多企业走进酉阳,唤醒沉睡的大山。
2008年7月31日,全县招商引资全民创业万人动员大会胜利召开,酉州大地掀起了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热潮。
全县广大干群发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和“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跑碎脚皮”的“四皮”精神,从北京到上海,从成都到广州,从市级部门到中央部委,开始了招商引资的“长征路”。
4大招商集团、12个招商指挥部、28个招商分团,若干招商小分队在第一时间成立,实行集团化、专业化招商;设立了京、沪、渝、粤及温州、青岛、厦门7个招商分局驻点招商、敲门招商。
小河镇党委书记背着葛根到主城招商;
县国税局负责人大年初二就启程赶往浙江洽谈招商事宜;
木叶乡党委书记鞠汉周“三顾”重庆米黄石材有限公司招商,当公司老总前来考察大理石开采加工项目时,正在医院输液的他拔掉吊针就带着老板上山实地察看,倍受感动的老板当天就签了约;
……
如今,全县实现工业招商协议引资267.52亿元,到位资金46.51亿元。园区共入驻工业企业255户,其中外资企业1户,市外企业65户,规上企业34户,返乡创业及退城入园企业189户。
产业集群雏形显
“别看这个小盒子其貌不扬,2009年它就进入了广州军区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项目,今年进入了重庆市医保药品目录。”站在展示厅内,重庆华立武陵山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一个高约30厘米的国家三类新药麻芩止咳糖浆盒子介绍。
5年来,我县结合重庆“七大工业”和长沙五大支柱产业,依托酉阳特色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努力培育和发展轻工纺织、生物医药、材料、新能源和其他产业的“4+1”产业体系。
5年来,按照“立足资源抓招商、跳出资源抓招商、解放思想抓招商、保护环境抓招商”的总体思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园区东奥制衣、金沿海纺织、江阳纺织等轻工纺织产业企业有84家、产值26亿元,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医药化工产业企业有9家、产值6.7亿元;材料产业企业有56家、产值21亿元;新能源产业企业有6家;其他产业稳步推进。
今年1~5月,我县实现工业投资14.4亿元,工业总产值34.2亿元,增长40.16%;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实现23.5亿元,增长42.78%;列渝东南片区第三、考核圈第四、全市第五;主导产业基本形成,轻工纺织、材料产业、医药化工、绿色能源等“4+1”工业集群快速成长;工业企业实现安全稳定发展。
据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预计,今年全年将完成工业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27.9%;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户,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4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39%。轻工纺织、材料产业、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4+1”工业集群快速成长。
酉阳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成为解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成为城乡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富商安商氛围浓
“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基层干部的朴实话语道出了服务企业的真理。
5年来,我县大力推行“一站式”开业服务、“帮办式”建设服务、“保姆式”跟踪服务,“帮助酉阳引资的人是恩人、来酉阳投资的人是亲人、能够招商引资的人是能人、破坏酉阳发展环境的人是罪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县上下形成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2011年1月5日,因雨雪冰冻,板溪工业园区供水管道冻裂,为了确保东奥服装厂生产所需,园区管委会企业服务科白波同志带领水厂工作人员们在-2℃的严寒中连续工作了7个小时,终于将水管修复,保障了企业用水。
2011年2月16日,县人力社保局组织相关企业奔赴贵州省沿河自治县沙子镇、官舟镇,开展“渝黔边区农民工现场大型招聘”活动,为园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2011年3月,市中小企业局融资服务处、中小企业融资超市组织多家银行、担保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部门和机构举行了“融资服务直通车酉阳行”服务活动。
2012年9月,板溪轻工业园区管委会在走访企业问症过程中了解到,绿加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供水不稳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园区迅速与辖区供水单位会商,积极查找成因,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一周时间内为企业安装了一条2500米的专用供水管道,从根本上解除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今年春节期间,重庆铭久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被收购盘活,恢复生产期间,因原来的铭久公司欠电费40万元被停电,县工业园区落实人员全方位跟踪服务企业,协调酉阳供电公司当天安排专人接通电源。同时,落实专人为新的铭久公司办理股权转让、法人变更登记、营业执照、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变更登记,协助企业补办金穗卡、防伪税控系统、土地证等各种手续,确保新铭久公司正常运转。
……
小事见真情,小事才感人。酉阳基层工作者为企业做的都是零零碎碎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感动着一位位客商,让酉阳真正成为了企业安心、放心、舒心的新“家”。(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