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的变化

(2015-03-30 16:25:00)
标签:

房产

家乡

县城

城墙

小城

               http://s4/mw690/001qcuhdgy6R6vU7Wand3&690

     为了避开出行高峰期,决定提前一个星期回老家扫墓,几乎每年都如此。这次是我自己亲自驾车回去,一路上还算很顺利,早上7点半从家里点出发,中午12点多一点就回到县城,在表哥家吃午饭。很喜欢在表哥家吃饭,因为他算得上当地的顶级厨师,做的家乡菜非常好吃。

吃完午饭,先到酒店办好入住手续,便往泥陂出发,想去拜会一下“黄先生”,结果他还在午觉,且还有一拨人在等着他,只好放弃,掉头去了新圩。

新圩是姐夫的老家,此时感觉很困,精神状态很差,于是先午休一会,也许是环境的原因,只迷糊了一会,但感觉好了很多,晚上大家一伙留在姐夫家吃饭。

晚饭后回到县城到老王的新居看了看,据说装修得很有品味,看了以后,感觉装得还可以,就是置放的物品太多,显得有点杂乱,倒是他家的花卉养得不错,房子的视野也很开阔,能差不多望见整个县城。

从老王家里出来,左拐便到了城墙门,哦,原来是北门的城墙门,记得以前的城墙周边是很窄的巷子,现在这些巷子不见了,我开着车往左边的小街道行驶,我也不知道这条小街是否能穿出老城,一直就这么往前开,最终还是开出了小城,到达了新城的酒店。

离开家乡已经三十多年了,虽然也经常回去,但是很少在小城转悠,以前记忆中的小城已经不见了。其实我还是非常喜欢我童年时的小城,那时县城的东南北还有城门,后来东门和南门拆了,就剩下北门,北门的城墙也保留得很好。如今看到的是城门还保留着,但是经过修缮过的,可城墙不见了,都变成其它建筑物了,据说还有几处城墙得到了重新修建,但一直都还没去看看,因为每次回老家都只是逗留一晚就返回,时间仓促,待下次休假时回去好好逛逛。

小时候记忆中的县城,因处在山区中的平原,交通比较发达,素有“小南京”之称,商业非常发达,工业也如此,尤其是纺织业也很发达,一个县城大大小小有好多家纺织厂,生产的布匹不但销往全国,还销往世界各地,三姐就是从纺织厂出来的,现在这家还算稍有名气的纺织厂已经不见了踪影,早已变为大型的商住区。

以前的老城只有一条路是笔直的,叫兴田路,其它都是拐来拐去弯弯曲曲的街道,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自然是电影院,其次是小吃店,每当路过小吃店门口都会停留一会,那肉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身上若有银元会毫不犹豫进去过一下嘴瘾,哪怕是只有五分钱也能吃上带有两只肉丸的肉丸汤,那美味至今还念念不忘。

老家也一样,除了祖父留下来的老屋,周边都盖起了一栋栋三层以上的新房子,有的还盖起了别墅,以前乡村那条笔直的机耕道如今不再是拖拉机专用的,而是成了汽车行驶的专用道,

道路两旁的农田早已不见了踪影,都成了密密麻麻的楼房,照侄子们的话说,现在农民都不耕田了,大米起其它食品全是在市场上买的。可不,就看侄子的房子,都算得上是豪宅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尽管自从县改市有十几年了,但每次回去感觉变化都不是很大,但这次回去倒是感觉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出高速路口,道路的两旁种植了很多大树和各种花卉,印象最深的是无论是大道还是小街以及乡村都比以往干净了许多,听说新上任的市委书记非常重视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的整治,看来效果不错,另外也从中体现了市民文明素质不断进步的表现。看到这些,不禁为家乡的父母官和家乡的市民点个赞!

愿家乡的建设越来越好,愿家乡的坏境越来越美,愿家乡人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