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境. 同学. 广播站

(2009-02-16 17:15:17)
标签:

杂谈

边境. <wbr>同学. <wbr>广播站

 

高音喇叭一响,对方的炮弹就会嗖嗖而来。

庞大而坚固的高音喇叭自然成了轰击的重点目标,尽管坚固,但整个喇叭终究还是变得千疮百孔。

一山之隔,一河之隔。以前是睦邻加兄弟,而此刻却是敌对国和誓不两立的敌手。

喇叭一响,老百姓可就惨了,因为炮弹嗖嗖而来,难免家园会遭受损害,而且影响劳作,还担心生命安全。所以老百姓很害怕听到喇叭的响声。“喇叭一响,就会遭殃”,这成了当时那一带老百姓的口头禅。

这是发生在80年代初期中越边境上的故事。这也是我的一位同学亲身体验的一段经历。当然我也曾今目睹过,只是很短暂的片刻,而我的同学可是在那边境最前线呆了整整八年。

《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宝有一句台词:“八年了,别提它了!”至今还印象深刻。但对于当时我们经历过的八年可就不能不提了,既然想起来了,也就自然提起来了。

今天与分别20年的这位同学聚在一起,自然又少不了提起他当年在边境上的广播站对越军进行宣传攻势的事情。因为我当时在军区机关就是负责对越宣传攻势工作,而我这位同学恰恰就分配在最前线的广播站。这么一聊,仿佛又把我们带进了当时那紧张、艰苦而又非常危险的环境中。

中越战争结束后,边境上的紧张状态整整为期了长达10年的时间,当然双方都在边境上驻守了大量的兵力。整个边境,大摩擦不多,但小摩擦不断,双方的哨所之间,用口头喊话互相就能听到。为了瓦解敌人的士气,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对越宣传攻势工作,其中向对方进行广播宣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为此,我们当时还专门去了福州的前线广播电台和厦门广播站去取经学习,还装置了像厦门对金门广播的高功率方形大喇叭,每天就是定时在边境上对越宣传广播,当时看来效果不错,可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作用也不是很大。试想,有哪个国家的官兵愿意被敌对国说自己的国家、自己国家的元首和军队的不是。我想也正因为说他们的不是才会遭到炮弹的袭击。当然从整个形势和当时的军威和士气上看,毫无疑问还是我们占了上风。

对于在本文开头说到老百姓的感受,也是有特定原因的。在中越关系友好之前,他们两国之间的村寨不但语言相同,生活方式和习惯相同,更主要的是两国之间的村们还互相通婚,很多都成了亲戚关系。对老百姓来说,两国之间的打仗是国家之间的事情,但是影响不了他们之间的来往和他们之间的亲情。他们心底里肯定是不希望有战争的。当然也有极少数觉悟比较高的村干部还是以国家尊严和国家利益为重,当发现对方亲戚来串门走亲戚是为了摄取情报时会毫不犹豫地报告组织,而结果自然是落了个“大义灭亲”的名声,获得了荣誉。

回首往事,回首青春岁月,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军队,献给了边防,经受了太多太多的体力上和精神上的考验,尤其是对我这位同学来说极为不简单。我为他为荣,为他而骄傲。

作为国家,无论当时出于何因,但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保家卫国是一个军人义不容辞的义务。

当然,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公民,都不希望有战争。远离战争是全世界人们最美好的愿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