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许及之诗中送的推官是赵师秀--与某兄商榷

(2023-06-30 14:51:15)
      许及之(1141-1209)字深甫,南宋永嘉籍(今温州市)主战高官。许及之有首长诗《送赵推官持檄之兴国》:
赵君派自天源来,细考衡茅无此才。
文章决科特余事,幕府官业何壮哉。
论事不愁开口屡,直道驰驱羞诡遇。
尺伸如可寸枉施,宁脱青衫故园去。
宗庙之宝森玙璠,诸公争欲出我门。
极知胸中有定力,未肯叱驭随王尊。
楚狂凉凉莫宜世,一笑相逢有初契。
尊酒论文情益亲,但不同姓实兄弟。
文昌堂前汝水东,万顷烟雨时濛濛。
向来簇坐觅新句,多少行人图画中。
君今胡为事行李,着身翻在图画里。
捧檄王事不可迟,何况堂中老亲喜。
喜君问道康庐旁,过家上冢还不妨。
再拜松楸有心事,孟母卜邻今更良。
了却痴儿纷案牍,回首庐山真面目。
唤起三年梦中意,想见诗成清可掬。
     本人认为,此诗中的赵推官即永嘉四灵之一赵师秀,但某兄强烈反对,被其训斥是牵强附会。其理由是从诗中可知:1.此赵推官的任职地是江西兴国,与赵师秀推官任职地江西筠州不搭界。2.此推官的祖坟在江西庐山附近,而赵师秀的祖坟在永嘉潘桥。
     先就某兄主张的两个观点,列出本人的看法。1.苏轼有诗《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宋人施宿(1164–1222)的《东坡先生年谱下》注:元丰七年甲子... 四月发黄州,自九江抵兴国,取高安,访子由,因游庐山。也就是说彼兴国非今江西兴国县地域,宋时与筠州相邻,是搭界的。许诗中的赵君,只是去江西任个推官,许及之喻任职为问道、王事。而1203年赵师秀任江西推官时,正是国家启用辛弃疾等主战官员,为开禧北伐做准备时期。许及之这主战派的核心高官,用持檄这词,以兴国来泛指兴国筠州一带,语意双关,合情合理,符合时势背景及个人情绪。
     2.再来看诗中关于祖坟在江西庐山附近的问题。宋时,条例规定,本地人不允许在当地为官。诗中道:捧檄王事不可迟,何况堂中老亲喜。喜君问道康庐旁,过家上冢还不妨。再拜松楸有心事,孟母卜邻今更良。这段诗开头是捧檄典故,结尾是孟母典故。喜的是母亲,喜君,而非君喜。喜君(儿子)问道(就职)康庐(庐山)旁,过家上冢(回老家看看、上个坟)还不妨(很方便)。也就是说庐山附近是赵君母亲的祖籍,其母带其卜邻迁走。母亲的老家、祖坟和儿子父系的老家、祖坟不同。赵师秀的祖父赵子游,早年曾在江西各地任高官多年,那么儿媳为江西人,可能性极大。
     排除了这两个问题,诗中的描述便处处与赵师秀的身世经历所相符。文章决科特馀事,幕府官业何壮哉。--决科指考中进士,师秀曾任幕府(上元主簿)。论事不愁开口屡,直道驰驱羞诡遇。尺伸如可寸枉施,宁脱青衫故园去。--这段应指赵师秀在上元任上与上司闹矛盾。宗庙之宝森玙璠,诸公争欲出我门。极知胸中有定力,未肯叱驭随王尊。--争欲出我门、未肯随王尊这两个典故也与赵师秀相符。师秀为宋室宗子,候官在家亦可领与前任官职相同的薪水。带薪休假,当然不愿离家,这也是他在江西任上所作的许多诗怨声载道的原因。楚狂凉凉莫宜世,一笑相逢有初契。尊酒论文情益亲,但不同姓实兄弟。--此处用典:楚狂。佯狂不仕有初契的兄弟可不是赵君与许及之,许及之始终在官场里沉浮,曾官至副相,这兄弟是指永嘉四灵。
     这诗中的赵推官,不是赵师秀,还会有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