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同仁傩文化广场摄影旅游 |
分类: 风情图片 |

绿色与城市相融 幸福与发展相随。
铜仁市,贵州省辖地级市,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
全市辖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2014年4月,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40.60万
,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铜仁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源地,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贵州是我国傩戏最多、品种保留较齐全的省份,而铜仁又是贵州省的傩戏之乡。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仁傩的活动主要有两大类,即:"冲傩”、"还愿”。
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铜仁目前全区尚有480多个班子(每个班子十人左右)广泛活动在民间,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傩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傩祭鬼逐疫。祭中有戏,戏中有祭,通过傩祭酬神驱鬼,通过戏娱人娱神。傩的活动除了正祭之外,还有上刀梯、过天桥、下火池、开红山、下油锅、踩红铧、衔耙齿、翻茅、悬斗、栽牛角、钉鸡、筛子装水、吞钉子、吃碗等特殊祭仪绝技。
铜仁傩文化博物馆位于铜仁市东山寺内,建于1990年,收藏着明清以来的傩面具500多件,2006年5月20日,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唯一的傩文化博物馆。








前一篇:独舞,小女孩表演的红丝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