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别怕,“你妈”来接你回家(图)

(2020-04-03 09:52:29)
标签:

华侨华人

回国

世界疫情

遵纪守法

北京

分类: 感悟随笔
孩子,别怕,“你妈”来接你回家(图)


疫情在全世界爆发后,我们总会看到一种观点,就是嘲笑别国的做法,觉得别国都应该来抄中国的作业。

我们前期的失误,其实是需要反思的。

而我们后期的有效,别的国家也是学不来的——体制和国情不同。

何况,这是场灾难。

不管是嘲笑别国疫情蔓延,还是猛夸自己国家棒,其实都是对灾难和逝者的亵渎。

海外疫情发到到目前阶段,要不要回国成为了很多留学生关注的焦点。

张文宏称,也有很多朋友在征求他的意见。张文宏表示:“不管回不回,你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疫情要多长时间?回来是不是决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要延缓半年呢?你读书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来待在那里怎么办?”

张文宏建议,要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这个病真的可以防,要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然后洗手,再加上戴口罩,这三点都采用。“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哪个人这三点做得特别好还被感染的,这个可能性很小。”

这两天,机场挤满了回国的人。

国内的隔离手段,有力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中国忽然在一个月内,成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因此,这么多人顶着史上最贵的回程票挤着回国,虽然可以理解,但是这样做有道理吗?

稍微留意一下常识就会想到,人流密集的机场和密闭的飞机机舱,是风险最高的地方。这里只要有一个感染者(可能是无症状的),就能轻易地让成百上千的人“中招”。

这些回国的人中,还有不少是留学生,这些孩子真是“冒死”回国。


这些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呢?

的确,有人在网络上制造一种特别的恐慌,吓坏了身在海外的中国人。受限于其他国家的出入境限制措施或航班等因素,许多在外的游子面临一种窘境:无安全感的他乡,回不去的故乡。在国外,有人因疫情受到歧视,归国后,也有人因疫情受到网友的辱骂。

近日,在疫情的压力下,一些在海外的同胞选择回国。他们在舆论场上却被“另眼相待”,在网络语言的暴力中被中伤。

网友的愤怒有迹可溯。自新冠肺炎疫情从去年底暴发以来,中国上下付出了极为巨大的牺牲与努力,才取得了如今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势,境外疫情输入已经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突出风险。最近新闻中有部分入境人员不配合防疫工作,比如瞒报行程等,这类让人寒心的行为,在网络上传播地飞快,引发网友的不满情绪,担心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被破坏。

对境外输入疫情的高度紧张,心情可以理解。毕竟国内防控形势刚刚向好,战果实在来之不易,从医护人员的勇敢逆行,到基层干部的日夜在岗,再到全国上下的居家“禁足”,牺牲和奉献难以数计,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成本的承担者。就在看到曙光的节骨眼儿上,又增添了境外输入这一变量,客观拉长了“战疫”时间线,大家心生烦闷焦躁、担心功亏一篑乃人之常情。

但话说回来,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厘清几个事实:一,中国不会看着自己在国外受困的公民不管的,尤其是留学生们,一定会想办法把他们接回了的。二来,隐瞒欺骗的案例终归是少数,回国人员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今日之中国,是中国之中国,也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走进来和走出去的人都越来越多,在开放的环境中治国理政已是常态。不管游子走到哪里,祖国都是永远的避风港湾;与之相应,许多人身在国外、心系国内。犹记得疫情发生之初,不乏华侨华人、留学生从全球搜集防疫物资,想方设法寄回国内。

眼下,各国对疫情的防控态度不一、方案各异,在综合考虑后有各种选择包括归乡心切都是正常的。从外交部“维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和正当合法权益”的鲜明表态,到一些省市包机向华侨运送防疫物资的积极作为,传递的信号始终如一,那就是“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祖国会用包机的形式把海外留学生接回来的,今天,接英国小留学生的已经出发,这个工作,在今后的两个月里,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请留学生和家长们放心吧。

孩子,别怕,“你妈”来接你回家(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