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传统彝族服装传出新亮点(图)

标签:
北京时装周彝族服饰时装设计摄影旅游 |
分类: 风情图片 |
2018年9月22日晚,北京时装周绣出2018非遗时尚盛典活动,一场“走出大凉山”主题的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专场发布。色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服饰首次亮相北京时装周舞台,让更多人了解美丽时尚的彝族新服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本次“走出大凉山”设计专场与清华美院所做研究课题同名,也是此次课题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走出大凉山”专题研究以特色文化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如何以文化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清华美院彝族服饰课题组从2017年8月开始,对彝族服饰产业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设计研发与成果转化,帮助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研发和孵化彝族服饰创新产品。
设计师李玲芳、孙秋爽、付少雄、代虹、王雨凡、贺萌萌、于天、马莎莎、赵玉琦、薛迪将彝族银饰经典的浮雕图案元素,彝族的毕摩绘画和文字元素、彝族的传统纹样元素、彝族的传统帽饰——鹦嘴帽元素、朵洛荷舞蹈元素、彝族服装察尔瓦的流苏和彝族服饰中的典型图案融入到设计中,沿用传统民族服装的色调,其中还有对彝族图案和造型的新方向改造,彝族服饰图案,文化符号与现代时装相结合。使设计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审美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设计中现代简约的造型融入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传承和创新,赋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新的生命。我们期待着让民族的精华、视觉的经典都在现代人的生活服饰中得以充分展现。“非遗再设计”是一种传统思想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与融合,也是对保护、传承、发展这种文化的一种尝试性探索。设计师对图案及工艺的逐渐流失加以设计,唯心的加入现代工业社会的语言,批判性的将传统服装服饰与时代相结合,通过服装设计表达彝族服装特点的逐渐流失,利用遮挡、扩散的服装语言传达服装设计概念。
通过“走出大凉山”主题秀,让现场观众愈发感受到彝族传统文化的绚丽与独特,打破人们对民族服饰的固有印象,民族风依然可以走在时尚的最前沿。
前一篇:恩师美丽的土家族讲解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