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史家胡同的老物件商店(图)

标签:
史家胡同老物件历史章士钊旅游 |
分类: 游记 |

史家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起朝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南与东、西罗圈胡同相通,北邻内务部街,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管辖。该胡同属于北京市,著名景点有着史可法祠堂。
史家胡同
,明朝属黄华坊,清朝属镶白旗,,将京华、官学大院并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瑞金路十八条,后恢复原名。
在东四与东单之间并列着许多条整齐的长胡同,路东有一条叫史家胡同。关于胡同名称的来历,一般的说法是,因胡同内有史可法的祠堂,其地址现为史家胡同小学。
可是一查时间,不对了,早在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中“史家胡同”就赫然在目,而史可法是在明末抗清才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的。
鉴于祠堂有时是在故居基础上建立的这一习俗,除非史可法家庭是一个溯百年历史而不衰的大家族,才有可能以史可法先人的住家为地名,否则很可能是另一家姓史的住户了。这有待专家考证。
史家胡同从明代历经清、民国直到今天没有更改过名称(不包括“文革”中寿命很短的“红日路十八条”。那时,北京几乎所有地名都改成了带有革命色彩的名称),可见其名称的稳定性相当强。
章士钊被称为“毛泽东青睐有加之师友”,他曾住史家胡同51号
史家胡同51号是一座典型的官邸式四合院,在院子深深的门楼里有两扇厚厚的红漆大门。这里就是章士钊的故居。史家胡同51号院。这是一座大气、庄重的四合院,有前、中、后三个院落,中院是主院,前院和中院之间的南北双朝向的房子是穿堂,东边还有一个偏院。章士钊认为,一家人住这么大的一座院子太大了,便将第三进院分了出去。周总理又郑重其事地对章士钊说他请示了毛主席,这房子是送给他的,感谢他对共产党的帮助和合作。原来1920年夏,毛泽东和蔡和森为湖南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缺乏路费一事,曾向章士钊求助。章士钊十分支持,立即筹措了一笔资金资助学生。这笔钱后来一部分用作赴法留学生的旅费,剩下的由毛泽东携回湖南,作为开展革命工作的经费。1960年章士钊一家搬进了史家胡同居住。
史家胡同有个老物件商店,俨然像个博物馆,以下照片反映了部分文物性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