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影师人类学家刘湘晨作品研讨会(图)

标签:
刘湘晨影视人类学北京电影学院摄影旅游 |
分类: 感悟随笔 |

昨天下午,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了著名影视人类学家刘湘晨作品《祖鲁》研讨会。电影界一致认为这部片子是电影界的一股清泉,接地气、学术化,还充满诗意。
刘湘晨,集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影视导演、文化学者多种身份于一身,常年游走在中国地理的最边缘,透过镜头记录中国珍贵的少数民族地理与文化资源,探讨各种地域文化的迥异与共生共融,挖掘作品内涵的深度和世界意义。
新疆电视台纪录片导演,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23位"十年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之一,香港《阳光卫视》曾为其安排为期4个半月的个人作品专题展播。其作品《太阳部族》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连续播放4年。
2005年,继伊拉克、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木卡姆申报成功之后,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又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23位国际评委全票通过。这项申报能够胜出,刘湘晨导演兼摄像与编辑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申报片被认为居功至伟。
自 1998
年始,以所有电视作品在中国央视播出和年年获得全国电视奖项而在业内享有声誉,以帕米尔高原和阿里高原的边地特色被受众所关注;
香港《阳光卫视》以持续四个半月、复播又四个半月为其安排个人作品专题展播,为中国享有此声誉仅有的两人之一;
其纪录片代表作《太阳部族》开创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的先例,先后在中国央视、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播出,尤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连续播放四年而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
纪录片《山玉》提名第九届上海"白玉兰"国际电视节并由新西兰 nhnz 公司代理在世界同步发行;
承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片《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获二十一位国际评委全票通过,是维吾尔木卡姆最终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最重要的影像媒介;
纪录片《海拔 5300 米的古那》》提名第十三届上海"白玉兰"国际电视节
纪录片《新藏线上》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在座谈会上,刘湘晨表示:1,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情怀去拍摄,2,承载着巨大的历史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