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绿江水没地的奇特现象,令人迷醉(图)

标签:
辽宁宽甸满族水没地摄影 |
分类: 游记 |
在中国东北部的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有一个小山村——绿江村。它与朝鲜隔江相望,美丽的鸭绿江蜿蜒回转,从绿江村流过。那里有奇妙的水没地现象。
水没地就是高于河床的土地,也是被水淹没的土地。水没地能否从江水中露出以及露出多少,就要看江水的盈枯了。在鸭绿江途经的宽甸县诸多乡镇中,水没地占江面积最多的是绿江村,型态最美的也是绿江村了。
绿江的水没地是一处神奇的风景。春天枯水季节,江水退去,阡陌纵横,村民在水没地里种上油菜、小麦等作物,构成黄与绿交织的大自然最美的杰作。如果在秋季江水上涨之际尚不能收割,种植的作物就会被江水淹没。随着江水的上涨,水没地一点点地被江水吞食,形成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绿岛。随着水位的变化,这些绿岛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有时像月牙,有时像圆盘,有时像一颗颗绿宝石……
5月的绿江,除了禾苗青草的新绿,就是金黄耀眼的油菜花海。那在春风暖意中层层涌动的黄色花浪,让你沉醉。碧波轻痕的鸭绿江边,旷远的田野上,耸立的群山中间,片片的油菜花在春的怀抱里恣肆着灿烂的年华。游走其中,江风、山风和着乡村气息的花香伴着你的心灵起舞。在这个金黄色的花海里,享受最纯净的阳光和花香,融入最向往的自然。就是发呆,也很美。
鸭绿江因抗美援朝闻名于世,绿江村的水没地因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着无数游人流连忘返,素有“东北小江南”之誉。当地农民对水没地的依恋更是难以割舍。2005年前,国家向农民征收农业税,但却从不征收水没地的农业税,水没地又因水中的腐朽植物自然形成土肥,无需添加肥料,只是一把种子的事儿,农民何乐而不为呢?况且每到年底,国家还会按人头发放水没地补助款。所以当地农民自然希望每年的水没地多露出来一些,这样可种植的土地就多,加上土肥水润,收获的粮食也多,一年打下的粮食两三年也吃不完。老乡告诉我,2015年他家水没地里种植的冬小麦收获1万多斤,实属好年景了。当然这种好年景并不是年年都有,如果哪一年庄稼种的稍晚些或雨季提前了,辛苦一年的劳作就会随江东流。况且鸭绿江的水没地并不是每年都能显露出来。据我观察,正常情况下,每隔5—7年才能大面积露出一年。2003年和2009年各露出一年,2014年和2015年因持续干旱连续露出两年。正因如此,绿江村的水没地才会那样让人向往。
----------------------------------------------------------------------------------------------------------------------------------------------------------------------------------------------------
更多精彩文章:
实拍:游走在丽江古镇的行色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