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标签:
新疆达斡尔族少数民族旅游摄影 |
分类: 风情图片 |

晨牧
达斡尔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目前有1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达斡尔族与辽代契丹人有最近的遗传关系。达斡尔族大部分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语)及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如今基本上通晓汉语和汉文。以达斡尔族为主体民族的行政区域有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的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
新疆达斡尔族聚居的塔城地区位于新疆西北边陲,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属于塔额盆地,背靠塔尔巴哈台山,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达斡尔族2178人,占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总人口的20.69%。他们是清乾隆年间伊犁驻守塔城的“索伦营”官兵的后代。新疆的达斡尔族人由于长期与当地各族人民杂居,一部分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表现出达斡尔民族特有的语言天赋,先后出了好几位知名的翻译家。这里是享誉国内的“摔跤之乡。”
达斡尔族民居
达斡尔传统服饰
新疆达斡尔族男子春秋两季穿长至膝盖的皮袍“哈日密”。皮袍是下摆正中开衩,便于骑乘和劳动;男子传统鞋有软底短靴,白布腰黑边的皮底短靴等;头戴疙瘩帽或礼帽;腰间所系腰带的两端从后背向下垂20厘米左右。这种装饰承袭了契丹旧俗,是达斡尔族独有的带饰。
达斡尔人在皮袍的边沿、衩口、皮套裤膝上、烟荷包、手套背部、帽子的顶部等都有精美的刺绣,装饰图案很突出也很有特色。
女服外套以短矮圆领的右衽式长袍为主,礼仪场合在长袍上着绸缎面坎肩,款式有立领、圆领、窝领及对襟和右衽襟之分。女袍在开襟、袖口、领口、下摆的边沿用机绣的成品花带进行装饰。条带底色多为黑、蓝、深紫、玫瑰紫等深色,图案为鲜艳的花草蝶虫连理枝二方连续,以不同的底色来区分年龄的长幼。已婚妇女右衽襟上侧布扣上常挂有穗的装野生香草的荷包和手帕或银耳勺、锥子及眉毛镊子等配饰。礼仪帽为平顶圆帽。达斡尔族妇女多穿白色布袜和矮腰平口布鞋,鞋腰及鞋尖面上有绣花和装饰。
新疆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只在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时才着传统服饰,平日里的着装已与汉族无太大差别。
木库连‧鲁日格勒舞
木库连是达斡尔族的民间乐器,又译作口胡。它的形状类似锥子,但外环是用压扁的铁制成的,中间有一根薄片钢舌,钢舌的尖端细而弯曲。演奏时左手握木库连的尾部,然后放在唇齿之间,右手指弹拨钢舌条的尖端,同时从喉门配合吹气调解音韵发出鸣声。它的音域虽然狭窄,但很富于变化,能学百鸟欢唱,十分动听;它发出的声音不大,却使人感到忧郁缠绵,有沉痛、悲凉之感。
古老的木库连,是北方萨满原始文化的艺术结晶。
沃其贝节
巴合其将煮熟的牛头摆放在祭坛上后,众人分男女围坐在一起,喝酒吃肉。羊肩胛骨部位献给男性长者,寓意身体健康;羊髋骨部位献给女性长者,寓意人丁兴旺。大家相互敬酒,开怀畅饮。人们拿出自己制作的巴勒木勒乌图木(埋在麦秆堆里烤制的面饼)、合勒克措孜(用米和动物的内脏及盐灌制的香肠)、昆布勒(时令野蒿、阿魏菇与肥肉做的菜),相互赞美、品尝。这时,手风琴、曼德林、木库连响起,老人们开始唱起古老的民歌,年轻人和着。一首接一首,气氛越来越热烈。同时,不论男女老少,所有人都围成圈,有节奏地跳起舞。赛马、摔跤、拔河、拉颈、拔杆子等比赛,把沃其贝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

盛装的男人

新疆达斡尔一家人

博物馆里展示的传统服装

达斡尔族妇女德丽的手绣品

同上

达斡尔族老人

达斡尔族见面礼

达斡尔族爷孙俩

着传统服装的孩子

新疆达斡尔族现代民居

屋内陈设

达斡尔族传统用具嘞嘞车与雪橇

烤制面饼

晒酸奶块

牧区生活

奶茶待客

做饭的妇女

弹确库尔布日琴的老人

木库连琴

弹曼德林琴的男人

鲁日格勒舞

同上

祈福

巴合其

萨满巴合其领祭斡包

跪拜斡包

分食祭品

传统体育活动拉颈

射箭
----------------------------------------------------------------------------------------------------------------------------------------------------------------------------------------------------
更多精彩文章:
在美国欢度感恩节,美女养眼(图)

实拍:游走在丽江古镇的行色男女
住酒店就可以赌博的澳门(图)
惊奇:澳洲挂德国旗的漂亮小镇(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