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2017-02-23 08:55:15)
标签:

新疆

达斡尔族

少数民族

旅游

摄影

分类: 风情图片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晨牧

 

 

达斡尔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目前有1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达斡尔族与辽代契丹人有最近的遗传关系。达斡尔族大部分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语)及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如今基本上通晓汉语和汉文。以达斡尔族为主体民族的行政区域有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的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

新疆达斡尔族聚居的塔城地区位于新疆西北边陲,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属于塔额盆地,背靠塔尔巴哈台山,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达斡尔族2178人,占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总人口的20.69%。他们是清乾隆年间伊犁驻守塔城的“索伦营”官兵的后代。新疆的达斡尔族人由于长期与当地各族人民杂居,一部分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表现出达斡尔民族特有的语言天赋,先后出了好几位知名的翻译家。这里是享誉国内的“摔跤之乡。”

达斡尔族民居

    达斡尔族的村庄大都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达斡人常说:“没有江河的地方,达斡尔人不安家;没有流水的地方,不长柳蒿草。”达斡尔族传统民居多为“介”字型草房,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用黄泥抹平,顶苫房草,二至五间不等。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炕面铺苇席或毛毡。随着经济的发展,达斡尔族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民居也多改为砖瓦房了。达斡尔人一般都居住在田地附近,房子大多是土木或砖木结构,冬暖夏凉,房前屋后喜欢栽种树木。房间坐北向南,房内仍然留火炕。吃饭一般在炕上。炕上放矮桌,盘腿而坐。住房窗多而大,室内宽敞明亮。居室陈设除了保留传统的家居形式外,也有许多现代化的家具装饰。

达斡尔传统服饰

新疆达斡尔族男子春秋两季穿长至膝盖的皮袍“哈日密”。皮袍是下摆正中开衩,便于骑乘和劳动;男子传统鞋有软底短靴,白布腰黑边的皮底短靴等;头戴疙瘩帽或礼帽;腰间所系腰带的两端从后背向下垂20厘米左右。这种装饰承袭了契丹旧俗,是达斡尔族独有的带饰。

达斡尔人在皮袍的边沿、衩口、皮套裤膝上、烟荷包、手套背部、帽子的顶部等都有精美的刺绣,装饰图案很突出也很有特色。

女服外套以短矮圆领的右衽式长袍为主,礼仪场合在长袍上着绸缎面坎肩,款式有立领、圆领、窝领及对襟和右衽襟之分。女袍在开襟、袖口、领口、下摆的边沿用机绣的成品花带进行装饰。条带底色多为黑、蓝、深紫、玫瑰紫等深色,图案为鲜艳的花草蝶虫连理枝二方连续,以不同的底色来区分年龄的长幼。已婚妇女右衽襟上侧布扣上常挂有穗的装野生香草的荷包和手帕或银耳勺、锥子及眉毛镊子等配饰。礼仪帽为平顶圆帽。达斡尔族妇女多穿白色布袜和矮腰平口布鞋,鞋腰及鞋尖面上有绣花和装饰。

新疆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只在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时才着传统服饰,平日里的着装已与汉族无太大差别。

木库连鲁日格勒舞

木库连是达斡尔族的民间乐器,又译作口胡。它的形状类似锥子,但外环是用压扁的铁制成的,中间有一根薄片钢舌,钢舌的尖端细而弯曲。演奏时左手握木库连的尾部,然后放在唇齿之间,右手指弹拨钢舌条的尖端,同时从喉门配合吹气调解音韵发出鸣声。它的音域虽然狭窄,但很富于变化,能学百鸟欢唱,十分动听;它发出的声音不大,却使人感到忧郁缠绵,有沉痛、悲凉之感。

古老的木库连,是北方萨满原始文化的艺术结晶。

 弹奏木库连不受场地的限制,人们多在表达思念家乡亲人、男女爱慕之情和排遣寂寞时弹奏木库连。达斡尔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来源于达斡尔族的生产劳动与生活,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兽斗闹的内容及形象,以群舞为主,多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鲁日格勒以呼号和歌唱来统一和协调众人舞蹈的步伐、节奏,歌与舞的一体化。跳鲁日格勒时一般两人为一组,众人形成圆圈舞蹈。表演时上身和手臂的动作比较丰富,脚下以侧滑步为基本步伐,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舞者随着歌声轻柔地舞动起来,旁观者可以随时随地加入队伍起舞,舞蹈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舞者不断穿插交换位置。舞蹈达到高潮时,歌唱变为哲嘿哲、德乎达、哈莫等简短有力、风趣动听的呼号。对舞者一手叉腰,一只手臂一收一伸地向上挥动,形成对打、对挡的架势。这时另外一人及时上场,以同样的舞姿插入其中,为对舞中处于弱势者解围。直到人们尽兴,这一场舞蹈告一段落。

 鲁日格勒历来是达斡尔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至今在民间仍然很盛行。

 

沃其贝节

 每年的6月8日,是塔城市达斡尔族一年一度的沃其贝节。祭斡包(达斡尔族沃其贝)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这一天,达斡尔人无论家住多远,都要早早起床,把屋里院落收拾整洁,一家人吃过早饭,换上新坎塔斯(达斡尔族服饰),带上一天的食物,与邻里一起结伴或步行或驱车,一同赶往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参加沃其贝庆祝活动。清晨,人们首先陆续来到位于乡政府北面不远处的斡包前,向斡包鞠躬以示敬意。众人随巴合其(主祭人、萨满师)面向祭坛行礼,巴合其念祭文,致祭词然后向斡包敬酒。随后巴合其敲响萨满鼓,众人围在巴合其身后,围着斡包转走,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巴合其将煮熟的牛头摆放在祭坛上后,众人分男女围坐在一起,喝酒吃肉。羊肩胛骨部位献给男性长者,寓意身体健康;羊髋骨部位献给女性长者,寓意人丁兴旺。大家相互敬酒,开怀畅饮。人们拿出自己制作的巴勒木勒乌图木(埋在麦秆堆里烤制的面饼)、合勒克措孜(用米和动物的内脏及盐灌制的香肠)、昆布勒(时令野蒿、阿魏菇与肥肉做的菜),相互赞美、品尝。这时,手风琴、曼德林、木库连响起,老人们开始唱起古老的民歌,年轻人和着。一首接一首,气氛越来越热烈。同时,不论男女老少,所有人都围成圈,有节奏地跳起舞。赛马、摔跤、拔河、拉颈、拔杆子等比赛,把沃其贝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盛装的男人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新疆达斡尔一家人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博物馆里展示的传统服装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达斡尔族妇女德丽的手绣品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同上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达斡尔族老人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达斡尔族见面礼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达斡尔族爷孙俩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着传统服装的孩子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新疆达斡尔族现代民居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屋内陈设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达斡尔族传统用具嘞嘞车与雪橇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烤制面饼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晒酸奶块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牧区生活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奶茶待客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做饭的妇女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弹确库尔布日琴的老人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木库连琴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弹曼德林琴的男人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鲁日格勒舞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同上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祈福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巴合其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萨满巴合其领祭斡包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跪拜斡包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分食祭品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传统体育活动拉颈
实拍:生活在新疆的达斡尔族(组图)
射箭

----------------------------------------------------------------------------------------------------------------------------------------------------------------------------------------------------

更多精彩文章:

                                                                 
在美国欢度感恩节,美女养眼(图)      实拍:云南彝族令人垂涎的农家饭      陕北农家乐:谗死人的原生态饭菜(图)

在美国欢度感恩节,美女养眼(图)     实拍:云南彝族令人垂涎的农家饭    陕北农家乐:谗死人的原生态饭菜 
实拍:游走在丽江古镇的行色男女      实拍:阿拉木图街头行色MM     抓拍:蒙古国惊艳的美女柔术

实拍:游走在丽江古镇的行色男女        实拍:阿拉木图街头行色MM      抓拍:蒙古国惊艳的美女柔术

住酒店就可以赌博的澳门(图)     实拍:艳遇之地乌克兰'情人谷'   实拍:老挝泼水节,美女争艳(组图)

住酒店就可以赌博的澳门(图)       实拍:艳遇之地乌克兰"情人谷"    实拍:老挝泼水节,美女争艳(图)

惊奇:澳洲挂德国旗的漂亮小镇(组图)      亲历:瑞士蒸桑拿男女同浴(组图)     巧遇联合国开会要穿民族服装(组图)
惊奇:澳洲挂德国旗的漂亮小镇(图)     亲历:瑞士蒸桑拿男女同浴(图)    巧遇联合国开会要穿民族服装(图)

亲历日本地震前那些感人的故事(图)     亲历新西兰地震前的特色旅游(图)    亲历:住在荷兰人家里不能讲'客气'(图) 亲历日本地震前那些感人的故事(图)      亲历新西兰地震前的特色旅游    亲历:住在荷兰人家里不能讲的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