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2016-02-19 08:26:41)
标签:

阎肃

追悼会

八宝山

红梅赞

首都

分类: 风情图片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昨日,阎肃追悼会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数千人前去吊唁。10时40分许,阎宇手捧父亲的遗像,数人抬着阎老的遗体,在祝福声中步向灵车。

  2月12日凌晨3时7分,86岁的著名艺术家阎肃因病逝世。

  《红梅赞》音乐中送别阎老

  天未亮透,冷风不时呼啸。八宝山殡仪馆外,从全国各地自发赶去悼念阎老的群众已开始等待,他们中有中年人,有满头银发的老者,还有人举着“阎肃老师,我们想您”的标牌。

  太阳爬升,凉意仍未消散,人群也越聚越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阎老的怀念。数十人拿着写给阎老的诗歌,久久伫立。其中一位中年人说,他一定要参加追悼会,送老人家一程,“他是我一直的偶像”。

  上午9时许,阳光倾泻,数千人循着队伍慢慢走向礼堂,与阎老告别。

  殡仪馆礼堂外,“沉痛哀悼阎肃同志”的挽联挂在中央,庄严肃穆;礼堂内,《红梅赞》的音乐声萦绕耳畔,低回婉转。阎老身着空军制服,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

  吊唁的人们向遗体深鞠躬后,缓步绕阎老遗体一周。一位银发老者伫立在阎老的遗体前久久不肯离去,低语着“我来看你了”。

  阎肃生前创作千余件作品

  留言簿上,前来悼念的群众纷纷签名。“歌声曲曲红梅赞,永留青史在民中。”写下这些话时,张先生情绪激动,手微微抖动。从小听着阎肃的歌曲长大,他说写下的都是他的心里话。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阎肃创作了千余件作品,包括《敢问路在何方》、《红梅赞》《长城长》、《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耳熟能详的歌曲。

  昨日,阎老的生前好友及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到场送别,李双江夫妇难掩悲痛,与阎老家属握手拥抱;濮存昕快步走入礼堂,神色凝重;央视主持人朱军一身黑衣打扮,向记者回忆起阎老的点滴,几度哽咽。

  10时40分许,阎宇手捧父亲的遗像走出礼堂,身后数人抬着阎老的遗体步向灵车。

  灵车驶远后,仍有数十人望着礼堂不愿离去,不时拍照,希望留住最后的时刻。

  ■ 追忆

  永远笑呵呵的“杂家”

  多届青歌赛及春晚的总策划秦新民与阎肃相识于1998年,20多年的相处,他印象中的阎老永远都是“笑呵呵”的。

  1998年,青歌赛首次设置综合素质考核。秦新民说,阎老爱读书,知识面广,是个“杂家”,所以首先请他前去当评委。

  当时,阎肃不仅要给选手点评、打分,还要参与出题。“阎老说,题目需要限定范围,比如初中或者高中。”秦新民回忆,阎老还提出,选拔歌手应该偏重于音乐,尤其中国的音乐。

  “乐呵呵”、“笑嘻嘻”,是与阎老共事多年的人的普遍评价。秦新民说,更难得的是,如果他发现自己有错,一定会正视问题,不辩解,也不会因此影响情绪。

  有时碰到阎老,他还会开玩笑,“不该穿这个服装,一穿这件就会出差错”。

  常鼓励年轻人的“80后”

  阿斯根是空政文工团的第一位藏族歌手。在她眼中,阎老既是认真、执着的老前辈,又像一位随和亲切,常常鼓励年轻人的“80后”。

  阎老在空政文工团的时刻定格在去年的“9·3”阅兵。阿斯根回忆,那时阎老仍然精神抖擞,状态很好。由于她经常打电话询问阎老对作品的看法,阎老开玩笑称:“80后遇到一根筋的藏族歌手”。

  阿斯根记得,阎老曾告诉她,少数民族歌手赶上了好时代,要歌颂民族团结,老人还主动填词送歌,亲自指导。“这是对我最好的鼓励。”说着,阿斯根的眼角有些湿润,“现在仍会记起,阎老每次见我都会笑着说‘扎西德勒’。”

  印象深的是他曾说过,人应有天分、勤奋、更要本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很多人会忽略本分。阎老不同,他从未将自己当成多么了不起的腕儿。 ——央视主持人 陈铎

  阎老具有家国情怀,而且从不迟到早退,对文本和歌词极端负责,不放过每一个字和概念。我觉得,此刻的阎老如泰戈尔笔下的诗,“如秋叶之静美”。 ——《复兴之路》总导演 张继刚

  看到阎老安静地躺在里面,似乎嘴角仍能看到笑容。就像录节目时,见到他之前总会听到朗朗笑声,带给人的总是一种快乐。 ——央视主持人 朱军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八宝山:首都数千群众自发送阎肃(图)


----------------------------------------------------------------------------------------------------------------------------------------------------------------------------------------------------

更多精彩文章:

                                                                 
在美国欢度感恩节,美女养眼(图)      实拍:云南彝族令人垂涎的农家饭      陕北农家乐:谗死人的原生态饭菜(图)

在美国欢度感恩节,美女养眼(图)     实拍:云南彝族令人垂涎的农家饭    陕北农家乐:谗死人的原生态饭菜 
实拍:游走在丽江古镇的行色男女      实拍:阿拉木图街头行色MM     抓拍:蒙古国惊艳的美女柔术

实拍:游走在丽江古镇的行色男女        实拍:阿拉木图街头行色MM      抓拍:蒙古国惊艳的美女柔术

住酒店就可以赌博的澳门(图)     实拍:艳遇之地乌克兰'情人谷'   实拍:老挝泼水节,美女争艳(组图)

住酒店就可以赌博的澳门(图)       实拍:艳遇之地乌克兰"情人谷"    实拍:老挝泼水节,美女争艳(图)

惊奇:澳洲挂德国旗的漂亮小镇(组图)      亲历:瑞士蒸桑拿男女同浴(组图)     巧遇联合国开会要穿民族服装(组图)
惊奇:澳洲挂德国旗的漂亮小镇(图)     亲历:瑞士蒸桑拿男女同浴(图)    巧遇联合国开会要穿民族服装(图)

亲历日本地震前那些感人的故事(图)     亲历新西兰地震前的特色旅游(图)    亲历:住在荷兰人家里不能讲'客气'(图) 亲历日本地震前那些感人的故事(图)      亲历新西兰地震前的特色旅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