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gdp国民素质地下交通日本旅游出行文化相扑运动员艺术中国 |
分类: 感悟随笔 |
笔者曾经4次访问了日本,感触颇深。
从硬件来讲,中国超过日本指日可待。2009年日本的GDP是5万亿左右,而中国的GDP则是4900亿左右。也许今年就能超过日本,在世界排名第二。
但是人均GDP,我国同日本的差距就大了,在国民素质等软实力方面我们也还是差得很远。尤其是今年5月底刚刚访问日本归来,这个感触更加深刻。
日本的国民素质,文化修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都表现在细微之处。比如,打手机。日本手机的拥有量不少于中国,但在大街上,在商店里,在公共交通工具里,基本上看不到日本人大声的,旁若无人的打手机。每个人都是在悄悄的发短信,即使有电话来了,也躲到一个角落里,小声的接听,生怕影响了别人。
再比如,日本是个生产汽车的大国,其小轿车也不少;但是由于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尤其是地下交通非常发达,所以,诺大的一个东京居然不堵车。我在日本8天,天天坐大轿车,没有一次是堵在市区走不动,日方接待人员,每次都通报我们还有10分钟就到了,我仔细看了一下时间,真是一分也不差。在日本,如果你要去一个地方参加活动,而不知道怎么走,在网上查询的时候,电脑就会告诉你坐几路车,下车后走几分钟,再坐几路车,然后右拐再走几分钟就到了。你只要按照提示走,保证能找到。日本的时间是按分钟计算的,新干线在某站停2分钟,就是2分钟,一点也不含糊。如果你的车子有GPS,你只要把要去单位的电话输入,就可以按图索骥了。此外,日本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了,日本人的低碳和环保理念是非常之强的。
第三是日本的卫生。整个大街上没有尘土和纸屑,空气清新。我在日本8天吃的全是日食,其中生的食品居多,但我从来没有闹肚子。日本的坐便器实现了纸张革命,有水冲洗,有烘干,还有妇女专用的设施,而且没有一坐上去那股透心凉的滋味。在日本人家里民宿,通常让客人先洗澡,但主人会提醒你在池子外一定要冲干净身体再进去泡。
第四是人和废物的再利用。我们参观了日本水再生工厂,亲眼看到废水循环再利用的过程,连废杂质都做成砖头再利用。接待我们的也是工厂退休的老工人,他们对这里熟悉,是最好的解说员。在日本停车场可以看到许多老人在指挥需要停泊的车辆。
第五,日本学习西方是出了名的快,有时还有过之。满大街都是西服革履的日本男人,好象穿的休闲就很另类似的。但日本又敢于改革,为了节约能源,日本政府规定,每年6月20号以后,穿西装可以不打领带,就此把室内温度可以提高1—2度。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替日本歌功颂德,而是从我们的近邻看到我们的差距,从而迎头赶上。我相信中华民族还是聪明睿智的。
其他被推荐过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