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西方不同的“酒文化”

(2009-02-23 15:47:00)
标签:

外宾

酒文化

中国白酒

蒙古包餐厅

毡子

白酒

干杯

文化

杂谈

分类: 感悟随笔

        中西方不同的"酒文化"

 

        外国人的宴会或是招待会,都有一种礼节--喝酒,席间宾主频频举杯,但只是泯一口就可以,没有彻底喝完的。CHERRS在这种场合通常是祝你健康的意思。

        中国人招待客人喜欢让客人喝好,喝饱,甚至喝倒。宾主干杯常常是一饮而尽。所以,干杯翻成英语就是“BUTTOMS UP” (底朝天的意思)。

       一次,在一个蒙古包餐厅接待几个西方来的外宾,蒙古族姑娘唱祝酒歌,不停的敬酒。外宾以为泯一口就可以,没想到不喝完,姑娘的歌声就是不停,其中有一个外宾好象懂点中国的风俗,很豪爽地喝干了。还说:“老白干,没有问题。”其他外宾都勉强喝完,然后张开大嘴,用手不听地扇。能喝的那个外宾好象不知道中国白酒的厉害,主动要求回敬酒,并且大口干完。没有多久,他就不行了,一头倒在旁边的毡子上睡着了,走的时候是让人搀扶上车的。

        通常日本人和韩国人一沾中国白酒就醉,因为他们特别实在,每一杯都喝完,有时还跟你PK,看谁的酒量大。

        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西方的敬酒方式,不要求对方一次喝完,大家都不喝醉,皆大欢喜。

        所以,我们的敬酒方式还是要学学西方,不要过于要求对方喝太多酒,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没有意思了。尤其是让老外喝醉,出洋相,就更没意思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知青抒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