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3 2008.1.22
据地方志记载,九门口长城修筑于北齐,扩建完备于明洪武年间(1638-1698年),为长城东端重要关隘之一。九门口长城下九个水门,雄伟壮观,在整个万里长城中独一无二。修筑长城历来是遇山而断,遇水而绝,因为凭山水之势可以阻兵,在九门口长城,可见遇山而断景观,更可见遇水而不绝奇观,上有长城九门,下有九江河水,可谓别具一格,独具风采。
离开山海关火车站,车子径直向北,直奔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台子村而去,沿途的山上不见人家,只见连片的光秃秃的苹果林,到了收获季节一定香会飘四野吧!
不多时,便遥遥看到了逶迤于崇山峻岭之上的长城,近处的九江河上气魄雄伟的9个高大宽阔门洞,一字排开,雄踞于南北两山之间的峡谷河道之上。在中央门洞的顶楣上,书写着“一片石关”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就是著名的九门口长城。
由于来得早,我成了这里今天的第一个游客。是时,河道已结冰,细腻的冰面下藏着一道道白色的裂缝,冰层下开裂的声音此起彼伏,那是大自然美妙的乐章。冰层中还含着一串串充满动感的白色水泡,仿佛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小心翼翼踩着着晶莹的冰面来到高大的门洞下,指尖轻触着这巨大的条石,一个人静静倾听那远去的历史。
九门口水上长城又叫“一片石关”,城桥下,形态各异的一万二千块石条用四千四百个燕尾铁铰扣连接成近七千平方平的过水铺石,又叫“一片石”,故名。石条下仍平铺石块,再下由粘土和石灰搅拌夯实,再铺石块。再下打入榨木桩直达岩层,纵横排列成行,桥墩基础下尤为密集。现在的建设者们该好好学习古人这种严谨作风。
登上九门口长城,你会发现山上的部分做工更加严谨,结构更加巧妙。举目远眺,雄伟的长城仿佛两条巨龙,以“九门口”为起点,各自向南北两侧大山蜿蜒伸展。南面,座座敌楼耸立山颠之上,人们视线可及之处便有10余座。北面,修复的青砖长城,依山势盘桓延伸而去。
一个人在长城上行走,我不禁想:这么艰巨的工程需要多少能工巧匠,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啊!

1、九门口水上长城的桥墩部分
2、又高又陡的长城
3、俯瞰九门口
4、敌楼

5、远看长城
6、城台
7、陡峭的长城
8、险峻的长城
9、陡峭的长城
10、战台
11、透过一道道门看过去
12、墙台
13、围城,敌人进去后插翅难飞.
14、正面看九个门洞
15、结冰的湖面
16、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留影

18、导游图截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