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崖峭壁中的路
D12
2007.8.1 抵达扎曲村
断崖之后,没走几步,我们便进入了丛林,这一路起伏不算大,且大部分路段都是林荫道,头上没有了火辣辣的太阳,走起来也相对轻松。唯一不便的是这一段路找水特别难,眼看着水瓶里的水已所剩无几了,虽然路上碰到有几处溪流的痕迹,但就是没见有水。这些原来溪水流淌的地方,不知什么原因被翻了个底朝天,成为一个大坑,没水喝不说,连前进的路也给挡了,每一次都费尽心机才能跨过去。功夫不负有心有人,接连几次失望之后,终于找到了一处细若柔丝的水流。水就是从大大小小的石块上流过,我们大喜过望,如获至宝,连忙拿出水瓶,蹲下接水。水实在太少了,一个600毫升的水瓶要几分钟才能装满。所幸的是水质很好,基本没什么杂质,比起那潺潺的小溪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路走走停停,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此行的第四座吊——玉麦桥。
再说这玉麦桥,感觉比前几座好多了,关键是风不大,但并不比前面几座好走,因为上面有牛走过的痕迹——牛粪。上面有些木板已断掉,我们除了不踩到断掉的木板上,还要时刻提防其它木板会不会被自己踩烂,所以走的时候需格外小心。我们也很佩服这里的牛,它们怎么这么大胆,居然敢从这吊上走过去。我们过去后看到路被拦起来了,人得手脚并用才能翻过去,可能是当地人用来阻拦这里的牛吧!真的该好好拦一拦,要不然,那些牛走来走去,迟早会把吊桥弄坏的。
过了这座吊桥之后,路基本在垂直的悬崖峭壁之中穿行,走起来让人胆战心惊。开凿在峭壁之上的小路只能容一人通过,上望不到顶,下则深不可测,怒吼的江水,这时也变得丝带一般,人在其间穿行,容不得半点闪失。其中有几处路中间已开裂,要快速通过;也有几个地方断掉后用木头架上的;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其中还有一处小断崖,只是断得没之前的那么深,大概下沉几十厘米,也是手脚并用爬过去的。我想此处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也会彻底的掉到江水里,那时就更难过去了。
两个多小时后,前面出现了第五座吊桥,与之前的吊桥不同的是这里还有另外一条路,是通向山上的,走哪一条路呢?再抬头看山上,隐约见到迎风飘动的经幡和小房子,山上应该有人住,因此,我们决定往山上走,找人家借宿。
上去后才知道这里就是扎曲村,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这座并不算大的山却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大堡垒。整整花了三个多小时,我们才翻越了这座山。据说这是一座蚂蟥山,蚂蟥特别多,很多人从这里走过都是被叮得伤痕累累。但我们比较幸运,就说我吧,从山下到山顶,居然一条蚂蟥也没碰到。虽然没有碰到传说中的吸血鬼——蚂蟥,却一路被叮人狂——吸血蝇狂轰,这种像苍蝇但比苍蝇大的家伙叮人特别痛,不单这样,它还会死缠烂打,一路跟踪着你,时间长了,就越聚越多,只要你走得慢一点或是停下来,它们就像轰炸机一样狂轰滥炸。这时你只要一巴掌拍下去,准能干掉两三只。一路上,我们是且战且退,弄得狼狈不堪。
我们是下午六点多开始出发的,刚开始时还好,山下有潺潺的溪水相伴,我们可以在溪边痛饮,可是越往上走越累,实在走不动了,停下来稍息,啃几口干粮,再继续向上攀登。虽然山上树木茂密,但连续的爬坡早已使每个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蜿蜒的山路无穷无尽,就是不见小溪的踪影,身上带的水却越来越少,因为不知前路还有多长,所以口渴时水也得省着用。林间的小路盘曲向上,走起来枯燥无味,偶尔能看到一些芭蕉,上面也有果实,但没办法取下来。
正当失望之际,在一转弯处看到了一座雪山,那就是加拉白垒峰。看来快到山顶了,大家顿时来了精神,此刻时间已过8点,在这峡谷内8点半后天就快黑了。所以不敢久留,稍事休息后继续赶路。告别雪山,前面林间小道又似乎无穷无尽,天色已全黑,我们个个都又渴又累,偏偏身边的牛蝇大军仍在穷追不舍,苦不堪言。这时队伍中有人脚底起了泡,走不快,于是派小刘和小胡先走,到前面找人家,我和张老师则走在最后面。并不是我俩走得慢,其实我们两个一路以来都是主动走在最后的,怕的就是有人掉队。原以为探路的两位朋友找到人家后会回来接我们,可是他们没有。我们快扎曲村口时,脚下起泡的朋友已经虚脱得再也走不动了。只有我还有半瓶蒸馏水,那是藏在背包里一直舍不得喝的,我迅速从包里取出水,每人喝一口,把余下的全给他喝了,就是这半瓶水支撑着我们走到了扎曲村。
经过两天的跋涉,我们终于走到了此行的终点——扎曲村,一个位于大峡谷大拐弯顶端的村子。回想来路,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走过来,而且是没有向导的带领。经过两天的奋战,今天晚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今晚我们投宿的这家人有四口人,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叫白玛旺久,还有一个行走不便的弟弟。先到的两位朋友已经问了,村里修了招待所,只供住,好像要50元每晚,我们没住。选择住在他家。进去后,白玛旺久的妈妈开始做饭给我们吃,吃饭之前招呼我们吃桌上的玉米棒。玉米棒很长很粗,但并不是很甜,不停的有苍蝇停在上面,我本不想吃,为表示礼貌勉强吃了几颗,然后再没吃了。
我们几个人坐下后都拼命喝水,从山下到山上,体力已严重透支。没多久,脚底长泡的朋友就吐了,吐出来的全是水,饭菜端上来时,再也没胃口吃了。也太难为他了,长了水泡还要走那么远的路,那是多么惊人的意志啊!以至他把鞋子脱掉时,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一个鸡蛋大的水泡。为此,我们一致决定明天就在这里休息,让他好好养伤。
这一顿饭只有一个菜,青椒炒土豆,上面还伴着午餐肉和玉米,不管怎样,我们觉得这比什么都香,饭是添了又添。我们都感到好奇,在雅鲁藏布大峡深处,在这人迹罕见的地方居然还可以吃到午餐肉。
这扎曲人家,木搭的房子,没有多余的房间,晚上我们就睡在他家的木地板上,两个朋友在木地板上搭起一帐篷,我和另外三个朋友则躺在长椅上,这里温度较高,被子也不用盖,奇怪是的是好像没有蚊子。

1、断崖附近的景观

2、朋友张老师在接水,瓶子里放了板南根冲剂。

3、过第四座吊桥

4、我们在悬崖通过。

5、悬崖上的路断掉后又用木头铺上。

6、傍晚快8点时看到的雪山——加拉白垒峰

7、傍晚8点半时看到的雪山——加拉白垒峰

8、傍晚8点半时看到的雪山——加拉白垒峰

9、傍晚8点半时看到的雪山——加拉白垒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