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详细解释及翻译
(2017-02-08 10:43:01)
标签:
论语名句翻译文化知识/探索 |
分类: 名家名篇 |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 1.蚤,通‘早’。2.益,更加。3.孰,谁。4.过,过错。
(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评析】据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可是当别人问孔子谁最好学的时候,孔子在赞扬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的同时,还夸赞了颜回的另外两个优点:"不迁怒于人"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今天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孩子们的脾气是越来越大,表现之一:自己不会做事情、或自己做错了事,不但不认真反省,往往还迁怒于人。表现二:犯了错误不但没有勇气承认,更缺乏反省能力,所以往往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因此一个真正好学的人,不只是书比别人看得多一些,考试比别人分数高一些,作业比别人做得好一些,关键的还必须具备反省能力、不迁怒于人的修养、和不再犯同样错误的自律能力。
孩子不能迁怒于人,家长和老师更加不能因为生活中的烦恼和不顺心而迁怒于孩子或学生。尤其是许多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往往并不是因为施暴者对被害者有什么仇恨,而是施暴者将生活中的失败、怨恨、不如意等迁怒于被害者所引发的。所以不迁怒于人不仅仅是孩子应该注意的,尤其是成年人更加应该引以为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