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翻译解释

(2017-02-07 09:04:46)
标签:

论语

名句翻译

文化

知识/探索

分类: 名家名篇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②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 1.有子:有若。孔子学生

2.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是一种规矩。是一种天理,是一种自然秩序。也是符合礼的。

3.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贵在能够和顺,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

4.和:调和、和谐、协调。

5.先王之道:指尧、舜、禹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6.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7..由:用(礼)

 8..之:指小大,意思是事

翻译:礼的作用,以遇事都讲究和谐为可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讲究和谐,(但是如果都死板地按照和谐来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2] 

为什么孔子认为“知和而和”“亦不可行”?

因为孔子以为“和”是有原则的,凡事都讲“和”,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是行不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