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飘浪上海台北

(2007-08-19 06:41:20)
标签:

旅行/见闻

分类: 城市专栏
 

  对一个地方的感情,有时是与生俱来的。你总会记得学校巷口,那家卖蛋饼的小摊子,还有周末与朋友打篮球的校园篮球架。莫名,你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之后,开始感叹流年时景。

 

 交通工具改变了地域的观念,几个钟头的飞机,让你置身完全不同的城市,看着完全不同的景物人事,彷佛住进不同的故事里。故事里人事陌生,景物全然不同。

 

 坠进上海梦,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朋友换了一批,工作场景也是不同的伙伴。随时可以说,啊,你是我第一个认识的XX城市来的人,管它是绍兴、哈尔滨或是合肥。飘浪人生,一切彷若梦中。

 

 19世纪末,巴黎贵妇人主持的沙龙中,有来自全球不同的诗人、画家,相濡以沫。最后创造出一个个不同的艺术流派:印象派、野兽派、抽象表现主义。许多艺术主张,在当时都是具震撼性与创造理想的。

 

 现代飘浪的一代,失去了古典的训练与矜持,也没有叛逆创新的勇气,往往是跟着经济的潮汐流动,就像跨国基金一样,哪些地域投资回报高,资金就流向哪。市场经济的意识型态,超越了理想与爱好。

 

 就算有理想与爱好,也是完全属于私领域的,不涉及社会影响的。大家提倡的是walker哲学(日本Tokyo Walker杂志创始,所有城市都编辑成消费指南或地图),知识变成了黄页型录。

 

 这样的城市阅读,往往是缺乏根底的。飘一代也就生活在这样的阅读架构中,迷迷茫茫。《台北朝五晚九》等电影就是描述这样失去城市记忆与价值的一代。很无奈,城市不再有颠覆与反思的一面,成为浅碟式的功能空间。

 

 台北出现了一批复兴分子,试图改变这一切。一些人开始组读书会,阅读论语、易经,或是打太极、练瑜珈。另一些次文化的创造者,大部分是年轻人,开始复制日本的电玩与流行文化,把台北颠覆成东京。

 

 而上海还在疯魔的发展着,城市面貌愈来愈现代化,复兴分子的声音,还是低微。城市精神像很多大都市一样,还需培养。飘一代生活在这样的新兴气氛中,有很好的发展,但是心灵上的寄托,则浮萍无根。

 

 从个人开始,每天花一小时时间,读书、与知心友人聊人生、运动,安顿身心,藉此观照内心,飘浪人生的生命力量,能再度涌现,城市的力量也枯木逢春。

 

飘浪上海台北

 

迷醉台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