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扎什伦布寺

(2013-07-02 15:14:14)
标签:

之初

会变

外来

表情

小径

分类: 文心(读书观影雕文)
凭心而论,扎什伦布寺的山门并不引人注目。进得山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庞大建筑群,远远望去,白色的围墙、红色的宫殿、金色的屋顶,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而它背负的山峰,则犹如一个巨大的玛尼堆,有数不清的风马旗顺着山势系在一条条色彩斑驳的绳索上,在高高的山岗上迎风飞舞,仿佛在与天地耳语,诉说着一场又一场的天荒地老。在这里,你丝毫感受不到那种因神圣、庄严感而带来的压抑与局促,只觉得心情相当放松自在,甚至有一种在古园林、或古村落中悠然欣赏和漫步的亲切感。
在扎什伦布寺游览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条条或长或短的小巷,而让人意料不到的是,那些巍峨的殿宇大门,往往就开在小巷中的一侧,总是在你最最漫不经心的时候,给你带来最大的惊喜。走在小巷里的感觉非常惬意舒坦,那窄窄的,还带有些许崎岖和深邃的巷道,仿若烟雨江南丁香掩映下的青石深巷,置身其中,宛如身临仙境,陡地便生出一种幽深的思古情绪,更不知道自己究竟走在当下还是那些久远的年代。沿着它一直走到尽头,一抬头,落入眸中的便是那一道狭长而又蔚蓝的天空,仔细嗅去,远处还弥漫有莲花和檀香交织的香气,只一个浅淡回眸,便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我知道,是寺内那些高低错落的古旧建筑,造就和孕育了那些梦一样朦胧、诗一般精致的幽美小巷,它们的神奇,它们的瑰美,它们的诡异,总是令人叹为观止,久久不愿走出那个只属于它们的世界。沿着那些高低不平的小径,转过几幢高高低低的白色僧房,走进窄窄的小巷,你便会透过那些斑驳陆离的墙体、半遮半掩咿呀作响的门扉,还有头顶上随风摆动着的早已褪色的旧窗幔,找到那些尘封了几个世纪的历史痕迹,感受到岁月的久远与沧桑。
更令人欣喜的是,走在这些饱经风霜、历遍春秋的窄巷里,不时会遇到那些身披棕红色僧衣的喇嘛,而就在他们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那一瞬,温暖的气息已然深深烙在我们的脑海,那颗被世俗浸蚀得无比坚硬的心也顿时变得柔软了许多。喇嘛们步履从容、衣袂轻扬、神釆飞扬、笑容纯朴,与白墙红瓦相衬,仿若一幕汉唐时代柔美的村景,自是美不胜收。这时候,我早已忍不住打开行囊,取出了随身带来的数码相机,在那一线湛蓝的天幕下,沐浴在那柔和的阳光里,尽情捕捉着每一帧悠闲宁和的景。
望着这怡然自得的景象,我近乎贪婪地撷取着一个又一个的片段,在我眼里,随便摄取一个角落,不需要精心构图,也不需要考虑比例大小,只要一按快门,便等于描摹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而这种鬼斧神工的美,更是无法不让人不为之叹服,不为之魂牵梦萦。此时此刻,我不禁疑惑,在这里,我究竟是一个偶尔经过的外来探访者,还是和那些身穿棕红色僧衣的喇嘛一样,本就是曾经存在过的那个画中人?
不经意间,一个莽撞而又懵懂的小喇嘛突地撞入了我的镜头,他黝黑的皮肤、清痩的脸庞、短而微卷的头发、略带羞涩却又纯真无邪的笑容,不断吸引着我探索的目光,仅仅是几秒钟之后,我便跟随着自己的心,放下手中的相机,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和他攀谈起来。他只会一点点汉语,可从他友善的眼神和简单的话语里,我能明白,他是让我随他走,去经堂听听晨课颂经。
缓缓,跟着小喇嘛一路朝前走,一直走到经堂门前,直到看到他很自然地融入到伙伴中间,我才记起原来我并不是从属于这里的。放眼望去,庄严肃穆的经堂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僧人,他们有的闭目倚墙沉思,仿佛外界发生的所有都与他们无关,他们要做的只不过是念经打坐罢了;有的则喁喁私语,似乎在小声讨论争辨着什么,而脸上的表情却是柔和平静的,看不到一丝丝世俗世界里的面红耳赤。我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来回穿梭,最后落在了门前的阶边,那里散放着喇嘛们进经堂前脱下的红色僧鞋,我的心,也于那一刹那突地一紧,而一切只起缘于那些僧鞋给了我一种特别强烈的启示,它们在召唤我,它们要我走到喇嘛们的世界里,丢下身上所有的伽锁,从此,彻彻底底地走进永恒的宁静里。
可我真能放下世俗的一切吗?或许,现在还不能,此时此刻,我只能将自己向往的目光透过相机投射到喇嘛身上,去感受他们的温厚、他们的与世无争。从镜头里看去,我发现,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举手投足,无不像极了最原始古老的岩画中的人物,那简单而又单调的画面,却因为神圣庄严,强烈地冲击着我的视觉,激荡着我的心灵,令我激动得久久不能自抑。我不得不惊叹,在这高大的佛墙下面,他们的生活尽管平淡似水、波澜不惊,而那怡然快乐的神情与这灿烂的阳光却又是多么的相得益彰啊。
很快,颂经便开始了。在我听来,那仿佛是一支动听的男声大合唱,在一声穿透云霄的领唱之后,整个经堂便有悠扬悦耳的歌声缓缓弥漫开来,仿若每一个角落都于瞬间浸在了这神圣的声音里,庄严而又肃穆。轻轻,站在经堂门前,肆意倾听他们的念颂,我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不懂得他们究竟唱了些什么、念了些什么,却轻易就被耳边这优美的声音与旋律打动,并深深沉浸其中,为之流连忘返。
是的,这颂经声能够让人陶醉,让人忘却尘世间的一切烦恼与忧愁。仔细听,你可以分辨出其中苍老沉稳的低音、深沉醇厚的中音,还有那华丽明亮的少年僧侣的高音。这声音,轻柔处令人感动,无论你的心肠多么坚硬,到这时也会变得柔软而向暖;这声音,激昂处令人肃穆,无论你有多么肤浅多么轻浮,到这时,也会变得端庄而凝重。我知道,它来自远古先民历尽沧桑苦难后超然物外的心灵,凝聚着无数智者圣贤对世间苍生的理解与悲悯,是一心向善的咏叹调,若亘古高远的荒原、若百折不挠的激流、若苍茫大地、若晨钟暮鼓、若春花秋月、若鸟语花香,从来都是无欲无求、无爱无恨。
一切的一切都是神圣的,即使是没有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我,一个匆匆的过客旅人,一个在世俗世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凡夫,在这样的情境里,也无法不怀了一颗敬畏的心默立一旁,用心去聆听,聆听那一场幽远的圣洁,那一瞬,仿佛微醺里有着无比的妥贴与亲近,只令人心思纯净。
此时的经堂,光线昏暗,经声袅袅,唯有佛像前那一盏盏酥油灯的跳动闪烁,默默散发着一种神秘庄严的意蕴。突地,颂经声戛然而止,旁听者在猝不及防中陷入一片寂静的肃穆里,眼前的时光亦仿佛溪水潺潺倒流,缓缓地停滞在澄澈透明的世界之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