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荷花》第一部 第五十章 下

(2007-07-29 13:58:41)
分类: 朝歌云(小荷花最新看)

《小荷花》第一部终于在今天下午收尾了。这部24万字的小说从去年五一期间开工以来,断断续续了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将第一部收工,太辛苦了,不过还是很欣慰的。第一部是所有故事情节的大铺垫,真正的好看的故事是在第二部和第三部,我先自己期待一把吧。不过,具体内容大纲我自己心里是有数的,所以我有十万个理由相信第二部会非常好看。估计第二部也得有25万字左右,向着总体80万字进军再进军! 

虎镇上过端午有个习俗,就是开饭必须在正午之前。江淮一带都传说这一天正午,任何妖魔鬼怪,只要在这个时候被太阳光一照就都要被现了原形出来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得喝雄黄酒,以达到驱妖除魔的目的。家仁赶在正午之前来到马家,他今天穿了一件墨绿色的绢质长衫,和小荷花身上的淡绿色丝裙倒有不约而同的味道。桌子上早就摆满了各种颜色鲜艳的菜肴,因为虎镇上的规矩,在这一天所做的菜最少要有五样是红颜色的,所以保娘今天做的所有菜都是清一色的红色系的,有红烧肉、糖醋排骨、红烧田鸡、红苋菜、红烧豆腐、红烧平鱼、红烧猪蹄、凉拌红蕃茄、凉拌红萝卜,还有红色的雄黄酒,就连准备好用来沾粽子吃的糖也由白糖换成了红糖,收入眼底的尽是一片红色,和家仁、小荷花绿色的衣着相映衬得格外惹人注目。

开饭之前,小荷花把家仁拉到花园里,从怀里掏出晚上刚给他绣好的香囊,替他用针别在腰间,不无害羞地望着他说:“戴上这个,就可以避邪驱魔了。”

家仁用手轻轻捏着香囊把玩着,看着她笑着说:“我又不是小孩子,还给我戴这个?”

“你就是个大孩子嘛。”小荷花瞟着他问:“五伢子替我交给你的那个荷包你还留着吗?”

“当然留着了。就在我身上呢。”家仁边说,边伸手从长衫里面掏出一个荷包,紧紧拽在手里,摊到小荷花面前说:“你看,我天天把他放在最贴身的地方搁着它。看到它,就好像看见你一样。”

小荷花睃一眼那只荷包,果然是自己原先打算给五伢子的那只。不过她却不说出来,又从怀里掏出那只早已替他准备好了的绣有鸳鸯荷花的荷包,递到他手里,含情脉脉地说:“你把这个也带上,也放在你最贴身的地方。”

家仁笑着接过她手里的鸳鸯荷花荷包,放在手里仔细端瞧着,啧啧称叹说:“没想到你的绣活还这么好。我以为你这样的千金小姐多半不会这样的女红呢。”

“这你可别小瞧了我。”小荷花瞥着他,“快收起来吧,一会让别人瞧见了怪不好意思的。”

“嗯。”家仁把两只荷包都搁进了内衣里面,这才搀了小荷花的手一往大厅那边过去了。

她奶奶今天兴致特别的高,一个劲地让小荷花替家仁夹菜,还故意把小荷花亲手裹的那几个粽子挑了出来,搁到家仁面前的盘子里。

“家仁,这几个粽子可都是我们家荷花亲手裹的。虽然裹得不成样子,但毕竟是她初学的手艺,你就将就着尝尝,看看她以后会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

家仁听了她奶奶的话,面皮子早就红到了耳根子。他偷偷瞧了一眼小荷花,只见她也是涨红了脸,却一句话也不说,只顾着自己剥开一只粽子,蘸着糖咬了一小口。家仁睃着她,连忙剥开自己盘子里搁着的粽子,糖也没蘸就塞到嘴里咬了一口,没想到味道却是特别的好,不由得回过头来夸赞了小荷花几句。

“这就好。我还担心荷花裹的粽子让你难以下咽呢。”她奶奶慈祥地望着家仁,说:“我这个孙女从小就被我跟她爷爷宠坏了,所以长这么大了还是很多东西都不会做,以后你可要多多担代着她才是。”

“奶奶说外家话了。”家仁羞涩地瞟了她奶奶一眼,忽地低下头来,一边咬着粽子一边在喉咙里面哼着说:“天芙很聪明的,她一学就会的。”

“我这孙女倒是不笨的。”她奶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看着这一对佳儿佳妇,她奶奶心里是由衷的高兴,就算自己这会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也是走得安心了的。家仁这孩子虽说脸皮子薄了一些,但毕竟也还是个大孩子,等到了而立之年,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丈夫。把孙女交给这样的男人,她心里放心。

“奶奶,上午来家里的那个男人到底是什么人?”小荷花冷不妨地抬头问了她奶奶一句。

“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就是一个多年来没有走动过的亲戚。”她奶奶的面色明显有些不耐烦的神情掠过。

“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他?是您娘家的亲戚侄儿吗?”

“就算是吧。”她奶奶故意避开小荷花的目光,冲着家仁举起手里的雄黄酒说:“来,家仁,我们喝雄黄酒。喝了雄黄酒,就不会招惹上妖魔鬼怪了。”

家仁连忙站起身,端起面前的雄黄酒,跟她奶奶作了一揖,一仰脖子把酒杯里的酒喝了个精光。

“坐下吧。”她奶奶也喝光了杯里的雄黄酒,“要不要再来一杯?”

家仁怔怔地望着她奶奶。其实这雄黄酒他是真的不想喝,可她奶奶说了,自己只好硬着头皮又给面前的酒杯满满倒上了一杯。

“坐下喝吧。”她奶奶望着他,看得他浑身不自在起来。小荷花连忙私下扯了扯他的长衫,他这才回过神来,慢慢坐了下来。

小荷花一边打量着家仁喝完杯里的雄黄酒,一边思忖着奶奶为什么要故意避开自己的话题。那个男人到底是谁?他究竟跟奶奶,跟马家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自己一提起他,奶奶就吞吞吐吐、避而不谈?难道这里面还藏着什么秘密不成?

“荷花,我听保娘说,院后的荷塘里面荷花已经打苞了,吃完饭后,你跟家仁陪我到荷塘看看荷花怎么样?”

“还都没盛开呢。”

“那也好看。我这些日子病得下不了床,想必荷塘里早已经是一片碧绿苍翠了吧。我这会都能闻到荷叶的清香了。对了,家仁,你这次回来得有几天的功夫?”

“我这次休假十天。”

“那就好好休息休息,陪荷花到处走走逛逛。过几天,我请你爹你娘都来我们家做客,让保娘用荷叶蒸鸡蛋猪肉给你们吃。我们家荷花平时不爱吃猪肉,我怕她营养跟不上,每到荷花盛开的季节,就让保娘摘下荷叶覆在碗上,用鸡蛋拌肉沫蒸着哄着她吃。到时你们都来尝个新鲜。”

“那我先代我爹我娘谢过奶奶了。”家仁仍旧低着头,慢慢嚼着小荷花刚刚给他夹到碗里的一块田鸡腿。

小荷花心里琢磨着那个男人的事,倒没了吃饭的心思,只是一个劲地往家仁碗里夹着各种菜肴。她奶奶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是啊,一切的顾虑都没有了,她可以放心地走了!

吃过饭后,小荷花在家仁的额头上点了雄黄,家仁也帮她点过了。两个人才扶着她奶奶一起到荷塘赏荷去了。除了月季,小荷花自己最喜欢的花也是荷花。不仅因为她出生在荷花飘香的季节里,更因为荷花给予人的印象是美好的、深刻的和启发式的。不论何时,只要人们能驻足下来观察它、欣赏它,它总是能让人们变得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那圆圆的荷叶,就像那美人撑起的翠伞;那荷叶上的水珠,亦仿佛是嵌在翠伞上透明的珍珠和水晶,花开季节,那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出水芙蓉,带给人间的则更是一幅美好的诗画。

远远的,小荷花就看到了那一池的绿,波光拥翠、淡香袭人,虽然大多数荷花只才打了苞,但也星星点点的夹杂着一些早开了的荷花。塘面上花团锦簇、争奇斗艳、荷香袭人、沁人心脾。红的嫣然如霞、白的清丽典雅。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挨挨挤挤的荷叶,宛若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圆似斗笠,向天空摊开,承受着惹眼的阳光,看得人美不胜收。还有那带刺的荷茎,纤细修长,却撑住一顶荷叶,更令人遐想万千。走近荷塘,饱闻荷香气息,晶莹剔透的嫩叶,翠绿欲滴,没有丝毫杂质,可见清晰的脉络,丝丝缕缕渗透叶心,老叶是墨绿色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片叶子好像都有一个小生灵在跳动。荷塘在阳光的照耀下,绽开了鲜亮的花瓣,弥漫着令人心醉的芳香,看得小荷花心情怡然别致,真有点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荷塘里的荷花婀娜而多姿,有的随着微风翩翩起舞;有的鼓着扁扁的小花苞,含苞欲放;有的害羞地把红扑扑的小脸蛋藏在荷叶的下面,一派五光十色。小荷花走到荷塘边,不由自主地蹲下身子,看着那圆圆滚滚、玲珑剔透,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来来回回地奔跑着的叶间水珠,手里突然痒痒起来,不觉轻轻撩拨着一株荷心涌动着一颗玲珑水珠的荷叶,那水珠便随着她的抖动泻到荷塘里去了。心旷神怡的小荷花只觉得眼前便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了,在田田的荷叶间,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似有灵性般,它们摇曳、飘逸、潇洒,时而拥抱一团,时而前仆后仰,时而左冲右突、摇头晃脑,充满逗趣,并随轻风四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小荷花贪婪地嗅着这满塘的香气,不禁随嘴吟出了《诗经》中 “彼泽 三陂,有浦之荷”的诗句。

“这荷花真美啊。”家仁扶着她奶奶站在岸上仔细欣赏着这一池的美景,由衷地发出感叹。

“这还没全开了呢。全开了就更美了。”她奶奶望着一望无际地荷塘说:“早前这荷塘是马家宅院的内池,后来家道衰落了,荷花她爷爷不得已把它变卖了,后来改朝换代了,这片荷塘就又成了公众的池塘了。”

“想必从前这片荷塘更有看头。”家仁不假思索地望着她奶奶说着。

她奶奶叹着气,“是啊,以前大楠和小兰经常在这池子里划着小船采莲蓬。那个时候,我们是多么愉快而又纯真啊!”

“听说天芙出生的时候荷塘里正开遍了荷花。”

“是的。所以她爷爷一直说她是荷花仙子转世过来的。”她奶奶半眯着眼睛笑着,“家仁,你扶我下去看看,我想摸摸那些荷叶。”

“这……奶奶,你的身子……”

“不妨事的。再说,不还有你扶着吗?”她奶奶用一种鼓励的目光看着家仁,“我又很久没有摸过荷塘里的荷叶了,你就扶我下去吧。”

家仁想了想,还是扶着她奶奶小心翼翼地往荷塘边走去。小荷花完全沉浸在对荷花的赏玩中,没有注意到家仁正扶着奶奶也已经下了岸,只是一味地摇曳着那些柔软的荷叶,看着一颗颗晶莹如玉的水珠迸成一颗又一颗的小水珠,再慢慢倾泻到荷塘里。

她奶奶做了个深呼吸,“家仁,你读过很多书,一定知道不少描写荷花的诗句吧?我年轻的时候也看过不少诗书,特别喜欢李白的一首古风:‘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你说,这诗句是不是很好?”

“奶奶可谓是博学多才了。”家仁由衷地佩服她奶奶的才学,也随口吟了一首郑板桥的诗句:‘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我觉得这首咏荷的诗写得极好。但凡诗人写荷,常是芙红蕖绿,出污泥而不染等词,可郑板桥的这首荷花诗却独辟蹊径,写荷却整篇不提一个‘荷’字,仅借描写村女桥边照水时的神态,就把水中荷花之美丽表现了出来——水中的荷花,竟使得西施般貌美的村女顾之自惊、自惜,如此,水中荷花的艳美便跃然于诗意中。”

“看来你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她奶奶指着远处水边正玩得出神的小荷花对家仁说:“现在你眼里的西施就是我们家荷花了。”

家仁红着脸,“奶奶,郑板桥还有一首《秋荷》的诗也写得极好,‘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另外,还有一首《题高风翰荷花图》,是他所有荷花诗中最有意义的一首,‘济南城外有池塘,荇叶荷花菱藕香。更有苇竿堪作钓,画工点染入沧浪。苇花秋水逼秋清,画舫江南旧日情。最是采莲诸女伴,髯高风郑笑呼名。’”

“这首诗我倒不是很喜欢,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倒是更有一番韵味。还有,李清照的《一剪梅》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才是真正的好的咏荷诗。”

“看来奶奶果然是女中才子,我都记不起这么些诗句的。”

“不是奶奶有才,是古时候的诗人们有才。”她奶奶举目望着荷塘里连成一片的碧叶,“年轻的时候没事情可以做,就念些古诗词来消消谴,不过,身为女人,读再多的书也是没用的。最主要的就是要嫁个好男人,嫁了好男人就什么也不用愁了。”她奶奶回过头望着家仁,轻轻咳着说:“家仁,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把荷花交给你我是一千个一万个放心,以后我们家荷花就拜托你多多照顾她了。她是个争强要胜的孩子,而且喜欢藏着心思,日后要是她哪儿惹恼了你,你还要多担代些她才是。”

“奶奶,看您说哪儿去了?您放心吧,我会待天芙好的,决不会让她少一根汗毛的。”

“好,好。这就好啊。”她奶奶捏着家仁的手,叹息着说:“这孩子命苦,从小就没了娘,有爹也不管她,以后她就只能指望着你了。好了,不说这些了,奶奶现在想一个人好好呆着看看荷花,你去那边陪陪荷花吧。你瞧那孩子,那高兴劲儿,我很长时间没见她像今天这般活泼乱跳的了。”

“您一个人行吗?”家仁不无担心地问。

“你看,我这腿脚不是利索着的吗?你过去吧,我自有分寸,没事的。”她奶奶轻轻松开手,对着家仁说:“过去吧,别让她一个人孤单着。”

“哎。”家仁看了看她奶奶,轻轻往小荷花身边走了过去。他弯身从荷塘里摘了一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别在身后,蹑手蹑脚地慢慢拐到了小荷花身后,趁她出神之际,陡地把荷花别到了她的发间。

小荷花被他一惊,猛然回过头来,见是家仁,连忙问他,“你怎么下来了,奶奶呢?”

“奶奶也下来了,在那边看荷花呢。”家仁冲小荷花一努嘴,回头朝她奶奶的方向望去。这一望,可不得了,顿时吓得家仁浑身直冒冷汗儿,小荷花顺着他回头的方向打量过去,这一惊可惊得不同小可——她奶奶居然慢慢涉进了水中。

“家仁,奶奶这是要做什么?”小荷花看着眼前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连忙拽着家仁的手,飞快地朝奶奶涉进水的方向飞跑过去。

她奶奶的脸上溢着快乐而又温和的笑容。她看到了小兰,小兰正端坐在荷塘中心那棵开得正艳的粉荷之上。小兰正朝着她欢快地招着手。小兰温柔地冲她笑着,嘴里轻轻喊着:“雪莹姐,你快过来啊。你看,这朵荷花多漂亮。你再不过来,我就把它摘了扔到水里去了!”

“别扔!我这就过来了!”她奶奶冲着小兰微笑颔首,“你再等等,我一会就过来了。”她奶奶嘴里一边嗫嚅着,一边继续往深水里涉去。突然,只见她奶奶一个趔趄没站稳,她倒了下去,整个身体都被湮没在了水中……

“奶奶!奶奶!”小荷花撕心裂肺地喊着,她顾不上荷塘里的水弄湿弄脏她新换的丝裙,她只要她的奶奶,不顾一切地跳下了水里。家仁也紧紧跟着她跳下了水,他额头上渗着豆粒大的汗珠,心里乱成了一锅粥。要是她奶奶有个三长两短,天芙一定不会原谅他的。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奶奶明明说好了只是想自己一个人看看荷花,她怎么会突然跑到水里去了?天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王家仁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只能不顾一切地往水里冲。很快,他就和小荷花一起从水中把她奶奶给拉了出来。

她奶奶浑身温漉漉的,勉强睁开一只眼睛,费力地打量着眼前的小荷花,嘴里却念念有词。小荷花听不清她奶奶说的是什么,连忙把耳朵凑到她嘴边,一边和家仁拉着她奶奶往岸边走,一边大声叫着:“奶奶,奶奶!”

她听到了奶奶哑着嗓子说的话。她奶奶是在吟诗。是南梁时期吴均的《采莲》。“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奶奶!”小荷花早已泪流满目,她接着她奶奶念出了诗的后半部分:“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好。好。”她奶奶费尽力气地抓住小荷花的手,又抓起家仁的手,把他们的手拉在一处,终哽咽着说了一句“小兰”,终于闭紧了双眼,再一次倒在了水中。

“奶奶!”小荷花只觉得浑身发软,她想大哭,可却哭不出声来,一下子也倒在了水中。远处,隐隐传来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波光洌冽处,家仁像一樽木雕屹立在水中,他高大的身躯顿时渺小了许多……

 

 

第一部完

公元2007年7月29日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