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01)
印度小镇的茶餐店通常是烟火气足。
(图片02)
印度国门
2005年10月1日下午由尼泊尔跨入印度国门的Manauli小镇,尼泊尔的出境盖章在哪里?印度的入境盖章在哪里?都要询问一番才能找到人家的移民局,看来即使没护照和签证,这边关也是畅通无阻的。
(图片03)
路边一座神庙,塔基部分印度教神像,那神戴着人头穿成的项链,多手,每手各执神器,脚踏恶魔的敌人。
(图片04)
神庙,庙前卖菜的地摊。
当天进入印度纵深50公里,路边餐馆晚饭后,本想住宿,几个当地小伙子顽劣,或咔吧咔吧搬弄我的自行车变速器,或伸手夺了我的帽子,叱之不去,目视店主,店主老先生喊两声也不起作用,跃中只得起身月下离去。数公里之后,小茶店喝一杯茶,店主老先生主动邀请跃中住到他家里,我嫌屋里热,将帐篷支在院子里一张大木板床上过夜,那种床,人们白天营业时间坐在上面喝茶的,自行车放在店主的室内。
日行97公里。
2日上路。
(图片05)
印度的牛车,拉的是甘蔗榨糖后剩下的渣子。
(图片06)
迦夏小城附近佛祖涅槃--逝世成佛之地,内供有卧佛。
(图片07)
下午4时到达迦夏,迦夏城内佛塔
(图片08)
迦夏城内菩萨沙龙
看来印度很有一部分人对我们华人有敌意,我们看来,是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坏,属于深深地民族情结,似乎他们认为在帕米尔,领土争议地区,中国帮助了巴基斯坦。有几次人们谈到了领土问题,极其个别的一次,有一个小伙子曾说:中国和印度联合在一起,灭了巴基斯坦!
印度人似乎痛恨巴基斯坦,我常对他们讲:你们是兄弟,你们曾经是一个国家。印度人也很瞧不起尼泊尔人。在我们看来那些印度人破衣烂衫,很多人连自己的文字也不认识,却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印度路边的餐馆,大都摆了很多的床,人们坐在床上吃饭,晚饭后睡在床上过夜是免费的,是天经地义的,旁边都会有个水池子,还会放有几个小罐儿,人们拿小罐儿舀了水,往头上浇着冲浴。在这里吃住的大都是货车司机,跃中也就在这样的餐馆吃饭兼免费的住宿。当然,由于蚊子多,跃中是在帐篷里睡。
当晚在迦夏城侧的一家餐馆,本想餐后住在那里的,几个小伙子,还包括店老板两个十岁上下的儿子,捣乱。跃中的自行车,蝴蝶把,记程器,变速器,甚至手闸的样式对印度人来说都是新鲜的,每人都要来搬弄搬弄。跃中吃了饭,交了钱的茶也来不及喝,赶快的逃跑了。月下走出几公里之后,另一家餐馆喝杯茶,老板主动地邀请跃中住宿。
日行112公里。
2005年,那是第一次到印度,人捣乱时跃中全都是逃跑。2007年末第二次到印度时,大多数也是逃跑,但忍不住有五次动了手,还闹到法院打了场官司。待到2015年第三次到印度的时候,几乎每天出手,略记一下,40天大概打了一百多位印度人。多是以食指和中指,三成的力度戳一下他的璇玑穴;也有时拿起搭在车把上的毛巾,三分力度,在脸上抽他一下;一次抬起手来,只是做了个打的样子,竟把对方吓了个大筋斗。那次最滑稽,跃中吃早餐的桌椅在高台上,那前来鼓捣自行车把上机关的人的心口窝正对着跃中的左脚尖,那人的手刚刚搭上跃中的车把,跃中轻轻地脚尖点一下那人的心口窝,那人立刻手捂着心口,坐在旁边的台阶上;紧接着又来了第二位,第三位,他们被打之后都是举步艰难,心态上都是就近赶紧的坐下,不一会儿,十六七到四十岁的四个人捂着心口,整整齐齐并坐在那里。终于,四周围观的和吃饭的众人再也忍不住哄堂地大笑了起来。
2005年都是跃中急扯白脸的高声制止,或跟人家苦口婆心的讲道理,人家嘻嘻哈哈;2015年是跃中吃饭喝茶,再也不用发怒了,也不用费很多的唇舌了。这些都是后话,以后的印度旅行记还会详述。
迦夏一宿无话。
翌日,2005年10月3号继续骑行。
(图片09)
在水中伐木的人们
(图片10)
小镇的市场
(图片11)
芦花荡
(图片12)
小村里的哈奴曼神庙。源自印度古叙事长诗《罗摩衍那》里的大力猴神,据说我们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来源于此。
(图片13)
建筑工地
(图片14)
建筑工地
(图片15)
建筑工地,工人头顶搬运砖和水泥浆。
(图片16)
印度教神庙
(图片17)
这种芭蕉,是要煮煎炸熟之后才能吃的。
(图片18)
烟火气十足的餐饮小店
(图片19)
餐饮店
(图片20)
推自行车的大叔
(图片21)
小村镇通常跃中会被围观
(图片22)
小店里喝杯茶,外面通常会围满了人。
(图片23)
印度的小村镇,通常都会有这样的池塘或河流,岸边人们用砖砌了台阶,便于上下,洗衣、洗澡。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