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咆哮妈与小魔女的较量,谁是赢家?

(2012-04-18 21:23:20)
标签:

育儿

分类: 玥儿2-3岁

http://s3/middle/4da875ddgbdf43a9bafc2&690

当我发现自己用了“咆哮”这个词在自己身上,感觉好贴切。没错,最近我的状态就是不断地“咆哮”二字,简直堪比《大嗓门妈妈》了。

 

最近工作是比较忙,但要是把工作忙当借口,我自己都觉得心虚。娃也确实不听话,可真正听话的娃有几个呢?说来说去,还是自己的心态出现了偏差,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还不够淡定和理智。

 

玥儿进入两岁以后,自我意识越来越明显,同时,倔强的小脾气也一天比一天见长,而我,已不如当初那般娇宠她,由她任性,总觉得应该是建立规则的时候了。于是,母女俩的冲突,每天都在频繁上演。

 

比如昨晚。我想她平时放学回家喝点奶吃点零食水果晚上都不吃饭,那天同事特意提醒孩子回家应该做点好吃的,给她补充一下营养。所以我叫玥爸接她时去菜市场买了条鱼回来,熬了鱼汤。又单独给她煮了点面条。我刚把面条和鱼汤盛进碗里,她伸手就过来抢死活要端。碗太烫,我跟她抢了半天终于没让她得手,然后自己端到厅里给她搅拌吹凉。她当即在厨房就生气了,等我过去时,发现我晾在案板上的一碗鱼汤已经被她给我掀倒了,还好碗没摔碎,鱼汤流了遍地,甚至我案板下没盖好的米桶也流进了鱼汤。我当即火就上来了,二话没说,拉过她,啪啪就是屁股上几下,真是气死我了。

 

还是昨晚的事。她脱了裤子在小马桶上拉臭臭,要我在旁边守着她。我厨房里正炒着菜,还不让我走,我在旁边守了半天,一点没拉,她倒坐在马桶上一步一步挪着马桶走,让她好好坐着拉就不听,还挪着走玩。我生气了,大声吼道:“你听点话行不行,好好坐着拉!不许动马桶!”她还对我咯咯笑,我更生气,把她抱回来坐好,用特别生气的眼神盯着她。她也来脾气了,伸腿一甩,把拖鞋正甩我脸上!我那个火啊,蹭地过去把她拎起来,裤子提上,再顺便给一巴掌,爱咋咋的,不管了,继续进厨房炒菜。然后,开始听见娃在屋里哭,扔东西。

 

吃饭。她爸玩电脑游戏,我和她坐在桌前吃饭。她爸的筷子早在吃饭前就被她安排好了,放在她爸电脑桌上的水杯里。我吃着饭,她指着我的筷子说:“这是我爸爸的筷子。”我没理她,继续吃。她又指着说:“我爸爸的筷子。”我瞪她一眼:“这是我的筷子。”她开始过来抢:“给我,这是我爸爸的筷子!”“你好好吃你的饭,你管什么筷子!”我又开始咆哮起来。娃不理,抿着嘴要哭。这时我为了讨好她,夹了块鱼肉放她碗里,说:“快吃鱼,好好吃的。”她左手从碗里抓出来,啪给我扔了。嗨,我还是忍了一下,不吃就不吃吧。紧接着,她把筷子也给扔了。我火上来了,还是抑制了一下,拣起来洗干净递给她:“再扔看我不打你!”中途吃着饭,她又用手从盘子里抓蒜苔一根,递到我嘴里:“妈妈来吃。”告诉她不许用手,要用筷子和勺子来吃。她不理,又抓一根,然后,扳过我的手,放到我手心里,示意我:“给我老爸!”现在大了真不如小时吃饭那么乖了,以前还吃得好好的,现在吃得吊二啷当的,还用上手了。她又抓了一把,听见我吼她,一松手,直接给我扔满桌都是。玥爸受不了了,冲我直嚷:“小姑娘吃饭没点规矩,还不好好管管她,以后大了还得了!”我也正在火头上,二话没说直接把碗筷都没收了,甭吃了!娃不干,急得伸手就往脸上头发上抓,我看着那满手的油往头发抹,心里那个抓狂啊!真恨不能把她直接拎窗外扔了算了!

 

类似这样的状况比比皆是。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对,对孩子太粗暴不好。可是,每当面对这样的情况发生时,我总是抑制不住冲动,不是咆哮就是责打。而每次打过后又很后悔。最近也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果不加以改变,将会恶性循环下去。淘气原本就是孩子的天性,暴力并不能解决问题,哪怕一时扼制了孩子的顽皮,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她的儿童特性,反而会让她对父母多一丝恐惧,疏远亲子关系。当她遇到相同问题时,也会学着父母用武力解决问题,这对她的不良影响将是长期而深远的。我们之间,谁也不是赢家。

 

想到这里,我又开始深深地自责,提醒自己,育儿道路任重而道远,而自己在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一定要更加的淡定从容,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孩子,从自身起给孩子做出榜样,家庭中父母对孩子一生的性格影响将是无可替代的,我要把咆哮妈变温柔妈~

http://s3/middle/4da875ddgbdf4413e5672&690

http://s10/middle/4da875ddgf6b8b89262b9&690

http://s10/middle/4da875ddgbdf45bd7f32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