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德位
年,就算是过完了!春节就像小孩子的一泡尿,滋的一下就没了。
最近《南方周末》(2月16日)一则《揭秘生存大师赵本山》的报道在网上广为流传。报道梳理了22年来赵本山的春晚作品,最显眼的结论是只能讽刺秘书、司机、小舅子,“讽刺权贵到乡长为止”;报道称赵本山“是艺术大师,更是生存大师;读懂了赵本山,也就读懂了当下中国的文化环境”。
文中称赵本山与“春晚”的组合,是“江湖”与“庙堂”两个话语系统的对接。据说《牛大叔提干》里“扯蛋”的本是乡长,被审查时“一位领导”提出修改为“乡镇企业的秘书”。如此层层加码的生产流程,“指引”着赵本山一步步走上了一条“挖苦小人物、弱势群体”的不归路。但反过来想一想这又何尝不是“生存第一”原则“助力”的结果。
有人认为他是是响当当的“小品一代宗师”,也有人批评其作品“媚俗、低俗、庸俗、恶俗”。但不管怎样,也无论你看还是不看,赵本山的小品都在那里。“赵本山现象”无疑不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这镜子里有你,有我,更有这个社会文化生态的真实背景。
人们常说,艺术高于生活。但环顾四周,你不难发现那些写字的,拍电影的,授课的都不是有着自己的所谓“尺度”吗?由“小我”敢于迈向“大我”,能去触碰社会的“最疼处”的人我们自然会想到鲁迅先生,但鲁迅先生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而被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以“堕落文人”的名义一直通缉到死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说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聪明的赵本山们面对种种又能怎么样呢?
《南方周末》说“读懂了赵本山,也就读懂了当下中国的文化环境”,我想说,我们在想办法去读懂赵本山们的时候,能不能用心去实实在在关注一下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真实“环境”,也许这里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附后:查看
博主更多文章 或给博主
留言, 喜欢我博客的朋友可以加我QQ:670821459(注明博客),也可以加入“老龚有话”QQ群:176386609(注明博客)进行交流讨论,热忱欢迎大家光临!策划约稿、宣传推广、广告合作、专栏合作、情感倾诉等请联系,邮箱:670821459@qq.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