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

(2007-11-08 00:19:59)
标签:

育儿/亲子

忏悔

培养

孩子

心理

分类: 如何培养孩子
     孩子有了过错,能听从家长的教诲,或者未经批评即能自责,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是从婴幼期就开始培养的忏悔心理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时,就会开始萌发"羞耻"心.犯了过失,会产生一种不安情绪和害羞心理.

    这种不安和害羞,就是"羞耻"心.

    这时如果家长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长到3岁左右,就能逐渐具备自控,自尊意识.

    有了这些意识,不需要外界的强制,孩子靠自己内在的心理机制就会自动调节并协调与外界的关系.

    当有过失时,就能自觉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行鉴别,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反馈,从而产生忏悔心理.

    忏悔心理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对以后形成谦虚自重的个性心理品质有极大的影响.

    家长培养幼儿的忏悔心理可采用暗示,榜样,鼓励和熏陶等方法.

 

    暗示法:当孩子出现轻微过失时,家长不要急于训斥,更不要流露出不满,可提示他,"想一想,这样做好吗?"暗示他做错了事.

 

    榜样法:家长做错了事,要是孩子知道的,能理解的,就要当着孩子的面诚心表示懊悔,如说"我真不应该","我很难过","太遗憾了"等.

    父母也可以在孩子面前互相赔礼道歉,请求对方谅解.

 

    鼓励法:当孩子为过失而悔恨时,家长应表扬他勇于认错的精神,鼓励他努力改正错误.

 

    熏陶法:这种方法要求在情感的基础上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认识到忏悔是勇敢和正直的可贵品质.

 

    实用这些方法是经常给孩子讲解一些事例或故事,为孩子树立起具有忏悔品质的儿童形象.这种无声的熏陶,如和风细雨,滴滴注入心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