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新强条:两大争议点

标签: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两大争议点 |
分类: 建筑规范学习 |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新强条:两大争议点
其中有两大争议点(楼梯间门距踏步边缘的距离+外墙面层计面积)
愣是把设计都“难住”了……
一.楼梯间门距踏步边缘的距离
有人说楼梯门的距离和条文解释的图示感觉不对
有人对此表示有争议:
指出规范图示中示意的是门对外开时,楼梯间门距踏步边缘不能小于0.6m,但没有说门向内开时,所以,向内开启时,不需要小于0.6m。
是不是这样,我们来分析一下。
1、条文说明
虽然图示上示意的是楼梯间门与踏步边缘的距离,但在条文说明中指出“门扇与梯段之间的最小安全尺度要求”,注意是门扇,门扇是指开、关门时活动的部分。
所以,严格来说,建议不管是向外开或向内开均应该满足门扇与梯段的距离要求。
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再来看《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8.2.7 通向楼梯间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阻挡疏散通道。当楼梯正面门扇开足时,休息平台的净宽宜不小于0.6m;侧墙开门时,门洞边距踏步边净宽不宜小于0.4m或住宅建筑不宜小于一个踏步的宽度,且门扇的开启不应阻挡疏散人流的通行。见图8.2.7
为了防止开门跌落楼梯,在技术措施中特别指出了,正面开门时,门扇开足与距踏步边净宽不宜小于0.6m,不仅如此,对于侧墙开门时也不希望开门与距踏步边不要靠太近,也做出了细致规定:侧墙开门时,门洞边距踏步边净宽不宜小于0.4m。
所以,通过上面的两条解读,建议不管门向外开或向内开均应该满足门扇与梯段不小于0.6m的距离要求。
二。
我们来分析一下
1、图示1是整个条文说明的示意,是外围护结构外表面的示意。
2、幕墙外立面的大致结构可以分两种:
毫于疑问,这种立面结构时,幕墙就是最外表皮,幕墙需计面积。
对于此种立面结构,不少人就会提出幕墙不是外围护结构,而是作为装饰性幕墙而存在的。
其实是不正确的,“外表面”是指外围护结构的设计完成面,因此,有人就会问你的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外表面是哪里?在里面?看不见?
此外,整本规范没有说装饰性幕墙不计面积,只提到装饰构(配)件不计面积。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3.1.6条文说明
3.1.6
根据条文说明,腰线可作为突出墙面的装饰线条,从而可不计面积,因为建筑的主墙面是不变的。
同样的,条文中也指出装饰柱、勒脚也不计面积。
飘窗一般的做法可分为两种:
飘窗下方无封堵墙,面积边线算沿外墙边算,这一点无疑问。
飘窗下方有封堵墙
飘窗下方有封堵墙时,设计院、甲方会觉得算到封堵墙外边比较冤屈,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封堵墙被砸开后,存在偷面积的可能性,所以,大概率审图部门和规划部门会要求算到封堵墙外边。
针状外形建筑,比如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其周身插满的约6万根触须可作为装饰性物来考虑,所以其外表面可以算到针的根部。
做幕墙后,幕墙要计面积,因此,公摊系数就会变大,比如同样的一套125户型,做幕墙后,公摊就会变大,最后125户型可能变会变成130,套内一模一样的户型,住户要多花几十万买幕墙公摊,那肯定是不干的。
外墙计面积的总体原则是外表面就是面积计算线,但特殊的比如针状的另论,还有一些不计面积的情况,也需要特别注意。
文章来源: 图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