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通用规范》的主要变化

标签: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主要变化 |
分类: 建筑规范学习 |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3.0.21 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
3.1.5
规范解读:
、此处变动,对住宅阳台设计影响较大,今后,开敞式阳台将会大量出现。
、现项目工程中,若按新规计算的话,容积率会有较大影响。以10万小区为例,封不封阳台,大概会有2000~3000的差别。
3.1.6
1
2
规范解读:
3.1.6-1:住宅屋顶的送风机房会将层高压至小于2.2m;可以预见今后在住宅内及公寓内,低于2.20m的夹层空间将会出现大量的创新产品。
3.1.6-2:有奇偶层错落的阳台是否可参考此规定?需当地规划部门认可。
4.3.3
除地下室、窗井、建筑入口的台阶、坡道、雨篷等以外,建(构)筑物的主体不得突出建筑控制线建造。(《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4.2.2
规范解读:明确了地下车库出入口可在建筑控制线外,但不应突出用地红线。
5.2.2 基地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3.6
规范解读:此处与《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第5.2.2-1条有变化。
乍一看,貌似对住宅小区内车道路宽要求有所降低,但2023年6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第3.4.3条中规定“住宅建筑应至少沿建筑的一条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此条杀伤力巨大,尤其对于联排等多层住宅,今后将再无宅前路,所有住宅前都要求设置4.0m的消防车道。
3.2.8
地下车库排风口宜设于下风向,并应做消声处理。排风口不应朝向邻近建筑的可开启外窗;当排风口与人员活动场所的距离小于10m时,朝向人员活动场所的排风口底部距人员活动地坪的高度不应小于2.5m。(
4.5.1
规范解读:此条由一般性条文上升为强制性条文。上升强条后,排风口布置要求对景观设计有较大影响。
5.3.3
规范解读:此条新增靠墙扶手的做法要求。
靠墙扶手:边缘距墙面完成面净距不应小于40mm,需要考虑对梯段净宽的要求。
扶手中心线距墙面完成面净距不应小于60mm;
扶手中心线距墙面净距不应小于75mm(普通饰面厚度:15mm)。
5.3.6
规范解读:此条为新增条文,对住宅楼梯间长度有影响。
以上图为例,
正对开门时,楼梯需长5100mm;
侧向开门时,楼梯长5000mm就可满足。
6.6.1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对下列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
1 建筑入口;
2 入口平台;
3 候梯厅;
4 公共走道。(《住宅设计规范》)
5.4.2
规范解读:只要设置电梯,包括多层住宅,就需要做成无障碍电梯,那首层门厅就必须进行无障碍设计,而《住宅设计规范》条6.6.1条规定仅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才做无障碍设计。
可以预见,今后住宅中无台阶的缓坡式入口将会成为主流,需要注意其坡度应不大于1:20,参考《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6.3.3
规范解读:对于住宅来说,今后的室外连廊、开敞阳台均需设防水层,对造价影响较大。
6.7.3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6.1
规范解读:此处取消原《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第6.7.3-2条:24.0m以下时1.05m要求,统一提高为1.10m,但特殊部位如上人屋面和开敞中庭栏杆高度≥1.20m的要求仍应遵守。
6.7.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其他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取防止攀爬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间距不应大于0.11m。(《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6.6.3
规范解读:虽然新规中将住宅去除了,但作为设计师我们不能将住宅去除,而对其放松对待,应仍然执行《住宅设计规范》6.1.3条中栏杆净距≤0.11m的要求。
3.1.1
面层要计面积了(建筑面积要算到外饰面)
规范解读:可以看到,新规范中明确“外围护结构”是一个整体,包括外饰面。
1.
3.0.24
条文说明:……保温隔热层的建筑面积是以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来计算的,不包含抹灰层、防潮层、保护层(墙)的厚度。建筑外墙外保温见图10。
图图规范解读:可以看出,原规范比较怪异,找平层、胶黏剂、网格布、抹面层等等,无论在保温层内侧,还是在保温层外侧,均不计入建筑面积。
3.0.27-6条
3.0.23
图图规范解读:
另外通过上述两条规范看到:
对于幕墙来说,分两种:A、装饰性幕墙不计算面积;B、围护性幕墙计算面积但新规后,这些统统要计算面积。
总结:
可以理解新规范的总体原则——“所见即所得”,即建筑外墙设计完成面就是面积计算线。
附属在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构(配)件不计面积。
2
新规“面层计面积”实施后,以真石漆为主的住宅来说,影响之大,其实是超出意料的。以10万平米的小区来说,大约会增加500~600平米。
以普通的18层住宅楼为例,其真石漆面层厚度为20mm。
实体墙涂料面层做法
此做法面层厚度为20mm。
此做法面层厚度为15+5=20mm。
一体化保温板(AB板)面层做法

此做法面层厚度为15mm+保护层厚3mm,总厚度为18mm。
图图规范解读:
可以看到,凡是真石漆面层,均需20mm厚度,不要以为它微不足道,放到一个住宅小区时,其影响也是很大的。
以上面的一个普通住宅为例:
建筑面积变化:
每层增加 2.85
每栋楼增加
10栋楼增加
3
新规对高档楼盘幕墙体系的住宅来说影响更是巨大,以10万小区来说,面积增加会达到3000左右。
幕墙做法厚度一般会考虑200mm:
同样以上述住宅楼为例,原保温层厚度若为100mm厚,选择幕墙外饰面,则厚度为200mm,增加100mm厚度。
建筑面积变化:
每层增加
每栋楼增加
10栋楼增加
可见,仅仅一项幕墙就增加面积2566.80。
结论:今后,即便是高档楼盘,在选择外墙面时依然会十分谨慎,轻易不会再选择200mm厚的幕墙,能够达到幕墙效果的水包水、水包砂、莱姆石漆、仿石贴片等等产品将会大行其道。
结语
可以预见,未来“薄型化”建筑外墙材料将会大受关注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