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防火涂料

标签:
钢结构防火涂料 |
分类: 建筑规范学习 |
一、无防火保护的钢结构,耐火时间多长?
钢材热传导系数大,火灾升温快,随着温度升高,钢材强度迅速降低,无防火保护的钢结构的耐火时间通常仅为15min~20min。
二、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有几个等级?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分为:0.50 h、1.00 h、1.50h、2.00h、2.50h和3.00h。普通钢结构防火涂料用Fp表示,特种钢结构防火涂料用Ft表示。
示例:
Fp0.50表示耐火极限为0.5小时(普通钢结构防火涂料)
Ft3.00表示耐火极限为3小时(特种钢结构防火涂料)
三、钢结构的防火设计文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钢结构的防火设计文件应注明建筑的耐火等级、构件的设计耐火极限、构件的防火保护措施、防火材料的性能要求及设计指标等。
四、施涂厚度(涂层厚度)必须和防火设计文件一致吗?
不同于其他产品,钢结构防火涂料具有较大特异性,不同厂家的产品性能和应用要求有别,同一耐火极限,不同品牌或型号的涂层厚度、施工工艺等通常有别。
设计文件中的涂层厚度只是针对特定品牌型号的涂料有效,如品牌或型号变更,则需要根据所用产品型式检验报告、产品说明书等,重新确定涂层厚度及施工工艺要求。
五、膨胀型和非膨胀型涂料的应用,有什么区别吗?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是指涂层在高温时膨胀发泡,形成耐火隔热保护层的钢结构防火涂料。
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是指涂层在高温时不膨胀发泡,其自身成为耐火隔热保护层的钢结构防火涂料。
从防火性能和时效性讲,非膨胀型要优于膨胀型,可能的情况下,优先使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相关要求如下(4.1.3):
1、室内隐蔽构件,宜选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
2、设计耐火极限大于1.50h的构件,不宜选用膨胀型防火涂料;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可靠性相对较低)
《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18)要求: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
六、现在还有薄型、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吗?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这类名词,怎样处理?
1、在2002版《钢结构防火涂料》(已作废)中,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使用厚度可分为超薄型、薄型、厚型:
a)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小于或等于3mm;
b)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3mm且小于或等于7mm;
c)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7mm且小于或等于45mm.
2、2018版《钢结构防火涂料》,取消了按使用厚度分类的方法,采用按防火机理分类的方式,分为膨胀型防火涂料和非膨胀型防火涂料,通常情况下,超薄型、薄型均属于膨胀型防火涂料。
3、虽然现行规范不再按防火涂料的使用厚度分类,但实际使用中仍会出现相关的名词定义,尤其可能涉及新旧规范的衔接问题,可参考第1条的方式理解,依据2018版《钢结构防火涂料》处置。
七、钢质疏散楼梯,可以采用防火涂料保护吗?
不可以。
防火涂料的粘结性能有限,不宜应用在有振动,尤其不能应用在经常有摩擦的场所,容易导致损坏和脱落。
为满足钢质疏散楼梯的耐火极限要求,楼梯的人行接触面可采用外包混凝土及面砖等保护措施,无接触面可以采用包覆防火板等措施。
八、可以采用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冷却法)的方式来作为钢结构防火保护吗?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冷却法)保护,是钢结构防火保护措施之一。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既可灭火,又可降低火场温度、冷却钢构件,提高钢结构的耐火能力,在《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4.1.2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6.2.1中,有相关应用要求。
但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冷却法)保护的相关参数尚不完善,规范也没有明确的等效耐火极限规定,因此,暂不宜采用。
九、怎样确定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涂厚度(涂层厚度)?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涂厚度(涂层厚度),应确保所保护的钢结构构件达到对应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极限要求,根据这个耐火极限要求,可以确定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
不同厂家的配方和工艺有别,同一耐火极限的涂层厚度也不一样,除参考检验报告参数外,尚应关注产品本身说明,以较高要求为准。
针对目前实际情况,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不低于所用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描述的对应厚度。
注:构件高强度螺栓连接处的涂层厚度不应小于相邻构件的涂料厚度。
十、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分类有哪些?
2018版《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对防火涂料的分类进行了重大变更,取消了2002版的厚度分类,增加了防护对象分类、分散介质分类和防火机理分类,不同分类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所和应用要求,须仔细甄别!
1、按火灾保护对象分类:
2、按使用场所分类:
注:使用场所特征代号:N代表室内,W代表室外。
3、按分散介质分类:
注:分散介质特征代号:S代表水基性,R代表溶剂性。
4、按防火机理分类:
注:防火机理特征代号:P代表膨胀型,F代表非膨胀型。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型号编制方法如下:
示例1:
GT-NSP-Fp2.00-A,表示:室内用水基性膨胀型普通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性能为Fp2.00,耐火极限2h,A为企业自定义代号。
示例2:
GT-WRF-Ft1.50-B,表示:室外用溶剂性非膨胀型特种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性能为Ft1.50,耐火极限1.5h,B为企业自定义代号。
十一、是否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防火涂料的施涂厚度来调整耐火极限?
很明显,增加(或减少)防火涂料的施涂厚度,会影响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
但是,两者并不存在明确的比例关系,而且,也不允许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
实际应用中,涂层厚度应依据所用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描述的相关要求确定。
十二、现在还有薄型、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吗?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这类名词,怎样处理?
1、在2002版《钢结构防火涂料》(已作废)中,钢结构防火涂料按使用厚度可分为超薄型、薄型、厚型:
a)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小于或等于3mm;
b)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3mm且小于或等于7mm;
c)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7mm且小于或等于45mm.
2、2018版《钢结构防火涂料》,取消了按使用厚度分类的方法,采用按防火机理分类的方式,分为膨胀型防火涂料和非膨胀型防火涂料,通常情况下,超薄型、薄型均属于膨胀型防火涂料。
3、虽然现行规范不再按防火涂料的使用厚度分类,但实际使用中仍会出现相关的名词定义,尤其可能涉及新旧规范的衔接问题,可参考第1条的方式理解,依据2018版《钢结构防火涂料》处置。
十三、除防火涂料外,钢结构还有哪些防火保护措施,优缺点和选用要求?
1、钢结构的防火保护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或其中几种的复(组)合:
a) 喷涂(抹涂)防火涂料;
b) 包覆防火板;
c) 包覆柔性毡状隔热材料;
d) 外包混凝土、金属网抹砂浆或砌筑砌体。
2、实际上,除上述所列,还有其他防火保护措施,比如: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冷却法)、单面屏蔽法和在钢柱中充水,等等。
3、防火涂料是相对经济和效率较高的防火保护方式,得以广泛应用,在一些重要场所,以及在一些可能存在震动、冲击或摩擦的部位,建议采用包覆防火板和外包混凝土等保护措施。
各种措施的优缺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