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号随笔-国庆前
(2022-09-25 21:10:41)分类: 我的生活 |
地安门外——烟袋斜街
地安门-南锣鼓巷=烟袋斜街-后海
这是我常去的地方,其次便是蓝色港湾和朝北大悦城。
而以地安门周边为主,最能凸显北京城的古韵,可惜如今都商业化了。
以前老友来京,第一项选择便是去后海,其次才是不情不愿地陪他们去天安门——觉得忒俗。
后海过去真是好地方,那里沿河都是酒吧,有歌手唱歌,且驻场的人当中卧虎藏龙,昔日里黄渤、周迅岌岌无名的年月里,后海便有他们的影子。
所以那里有我特别喜欢的氛围:
夜色下看灯红酒绿,坐在露天的凉棚下点一杯饮料,然后跟别人谈天说地,最开心的是对面坐着的恰巧是好人物——
或饱读诗书、或江湖好汉,都是我极爱的。
反之也有扫兴的时候,比如偶然间的小心机和小算计。一路走来恨不得八百多个心眼子。如此,恨不得找个由头赶紧离开。
这些年大都各自散去,有些便是遗憾,有些却是庆幸。
若不是极佳的人物,轻易也不一起出门,更别提到这一片来。
几年前认识一位兄长,北京本地人,玩乐队,爱乐器。大花臂。却一本正经。
后来人家说,当初兄长不是这样的,满嘴脏话、还好加女孩子微信挨个撩骚,只是有一日忽蒙垂恩,幡然醒悟,妻贤子孝。
他女儿我也喜欢,那年遇见,心中爱极了,恨不得以后也有一个这般的小天使。那年她两岁,不知不觉间,居然会说话了,有时还有语法,聪明伶俐。
于是我想,可能只有这般的人物才配得在这样的幸福……吧?
我此生目前只服三个人,一个是带我入行的上司,那年初出茅庐,他不惜血本栽培我,请行业大神教我写稿,教我营销。后一别竟有十年。
再一个是以前的教授,当很多人都在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时,他斥责说:
“不信上帝的都不是人?那我们跟纳粹有什么区别?”
然后,便是这位大哥。
重生之恩,没齿难忘。
巧了,他们都是北京人。
有一日写稿,熬到凌晨,便是天明,竟索性不睡了,一趟去了地安门,吃那早来的豆汁和馄饨,好吃。一般外地人吃不来豆汁,可豆汁明目去火。
出门转向便是烟袋斜街,进了街口就是后海,可白天的后海无趣,晚上好玩。
那一年晚上拉着一个姑娘行走在后海,心中欣赏极了。
因为优秀,值得赞许,甚至值得呵护。
可惜岁月变迁,风云难测。后来伊人返回故乡,竟泯然于世。
多年后谈起她,便只有叹息,我说:
“若是她沉稳下来,成就必在很多人之上。”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或许就是天恩。
没错,有些事看似遗憾,转头再细品,就是天恩。
就像周末本待要走,大哥微信呼我:
回来,我想你了。
于是我便回来,见面便是拥抱。
在此之前我曾跟他倾诉一些事情,我说有些人认识了,回头想想便是羞耻。
可能受他影响久了,心中有自持,以前不似这样。
那年年初在医院时他说:
谁不犯错呢?
看似轻描淡写,于我心中却如晴天霹雳。
后来按他的话做,复盘过往,就知道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再后来想:
那些姹紫嫣红,真不如一碗热汤面让我心动。
那些酒肉之交,也不如一瓶矿泉水让我感动。
途径后海时,我想起那些身影,开心得很。
但这份感念只能放在心里,毕竟昨日之日不可留。
我始终觉得人生不会止步于此,所以如今格外慎重,也用以前经历筛选值得相伴的人。
成年人之间,不存在谁教育谁,谁听谁的。
三观都已经定型了,除非天谴,否则谁又明白呢?
因此只有筛选出适合自己一路同行的人,其他的,交给上天,生死自决。
只盼有一天,与真情实意相伴,再游后海。
剩余等闲,一笑而过。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