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URKEY: 伊城(一)

(2012-01-06 18:23:37)
标签:

杂谈

(这不是关于旅行攻略游记的博客,仅仅是自己想整理图片的时候,简单配以文字来加强图片的述说。)

 

2011年十月中下旬我去了土耳其,早在07年就曾想要去的地方,最终在揣着一本《TURKEY LP》打包了一整箱的相机胶卷就上路了,我承认我不是个纯粹的旅行者,粗枝大叶的翻略了穷游上关于土国自由行的帖子,在booking上预订了价位适中的酒店,在budget抢到打折优惠的租车价格,简单的在手机日历表里规划了一下每日的行程,没有任何旅行前的激动跟兴奋,安稳的睡过11个小时后,就来到了伊斯坦布尔。

 

我的行程前后12天,在伊斯坦布尔5天后,夜火车去安卡拉,早上到达取车,自驾从安卡拉到卡帕多细,途径世界第二大盐湖:图兹湖。卡帕多西亚到科尼亚konya再到安塔利亚地中海城市,再飞回伊斯坦布尔。行程比较轻松,前5天在伊斯坦布尔,除了拍日出有早起外,都可以安稳的睡到精神饱满,每天像个流浪儿一样漫无目的在街道里穿梭,挨个的到每一家清真寺坐着发呆,不放弃跟每一只猫猫打招呼的机会。后面自驾的几天,在安塔利亚平原飞奔,买了4G的网络流量,在GPS都没办法找到路的情况下,用ipad的google地图来导航,因为LP上简短的一句关于拜占庭一千零一座教堂的描述,改变了行程,执意的要去寻找,凭LP对它方位不到十个字的描写,最终找到看到······ 从平原到高海报的山区,再到地中海,从高速到穿越村庄小径到无路可寻,这12天的旅途也因为有这样一段自驾的经历,而更加使得丰富与众不同。

 

SO,想了解土耳其自由行攻略的,我建议看LP或者翻穷游就可以了,再或者看鸭子的博客:http://www.mafengwo.cn/u/321773.html

—————————————————————————————————————————————————

 

第一篇:清真寺信徒

 

http://s4/middle/4da4eb5egb5ad1a2841a3&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

伊斯坦布尔的一天不是从太阳露出第一丝光线开始的,而是从第一声伊斯兰教的诗歌颂唱在城市里各个清真寺的广播里响起来,声音洪亮的宣礼员站在宣礼塔上面高声唱诵宣礼词,召唤穆斯林做礼拜,声音的力量足够穿透每个人的耳膜,而在那样的旅行日子里,我也默默的感受到这股唱诵时候的神秘力量。

 

由于定的酒店就在老城区蓝色清真寺的隔壁,几乎下楼走不到五分钟,就可以迈入做礼拜的大堂。在次日的清晨,在第一声唱诵声响起,我就穿戴好,扛着脚架出了门。那会天还是一片黑,借着清真寺微弱的路灯,我像个偷盗者一样潜入做礼拜的大堂,理想中的画面是可以拍到一张黑白人像,可是我犹豫了许久,不愿做个异类份子来打搅这个本属于宁静跟神圣的地方。随而走到后院,刚好看到日出透过窗户,心里瞬间被暖化了。

 

http://s15/middle/4da4eb5egb5ad720fa00e&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3/middle/4da4eb5egb5d53a4b7d6c&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土耳其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90%以上的国民信奉伊斯兰教,作为曾经的奥斯曼帝国首都,这里自然是伊斯兰教的重要城市,虽然它不能和圣城麦加比,但是满城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时刻告诉你这里绝对是伊斯兰教的名城。

 

我比较少拍名胜古迹的风光片,唯独在这个清晨,没有任何游客的喧闹,它静静的在日出那个最佳光线下,怎么也都忍不住去按快门。

蓝色清真寺是回教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 Aga的作品,也是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建于1609年。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巨大的原顶周围有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建造蓝色清真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而且历经数次地震却未倒坍。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地毯和阿拉伯书法艺术是该寺的重要看点。


http://s7/middle/4da4eb5egb5ad726c1b76&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1/middle/4da4eb5egb5d539efebfa&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3/middle/4da4eb5egb5d5396686b2&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6/middle/4da4eb5egb5d53b304b9f&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从下仰头看,清真寺被包围在一片葱茏的树木中六个高高耸立的尖塔分三排对称地立于长方形寺院的四角和中腰,蓝色清真寺的外观也是一大奇景,它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圆顶建筑,大小和形状都一样的小圆顶三十多座层层升高,向直径达四十一公尺的中央圆顶聚拢,层次分明,庞大而优雅。白色的建筑与绿色的树林构成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图案

 

http://s14/middle/4da4eb5egb5d59dd0a7ed&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穆斯林相信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真主的前定,因为,真主知道一切。他知道已发生及将发生的事。真主已记下已发生及将发生的所有事,是万物之造物者。

 

在我游荡的几天里,不断拍摄到虔诚的新教徒,在一天里5个时间段来清真寺做礼拜。

简单查了一下,它们分别是∶ (一) 晨礼(二) 晌礼(三)晡礼(四)昏礼(五)宵礼 

http://s7/middle/4da4eb5egb5d537ca81d6&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4/middle/4da4eb5egb5d53872630d&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蓝色清真寺是全世界容纳教徒最多的寺庙之一,据说最多可以容纳3.5万人,可想而知当人们齐刷刷跪地的瞬间,那个声音会有多么震撼。
http://s14/middle/4da4eb5egb5ad64a8107d&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7/middle/4da4eb5eg789159893a06&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2/middle/4da4eb5egb5c803b1f1a1&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1/middle/4da4eb5egb5c80d9fce0a&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5/middle/4da4eb5egb5c91ab8d0ae&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7/middle/4da4eb5egb5d59caed666&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2/middle/4da4eb5egb5c91c364b8b&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4/middle/4da4eb5egb5c91b515833&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2/middle/4da4eb5egb5c91a2f81fb&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7/middle/4da4eb5egb5c902752426&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对于穆斯林们来说,每天来到清真寺朝向麦加方向朝拜,是他们一天中心灵归属自我的时刻,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他们会感受到灵魂跟真主同在。在做礼拜的时候,男女是分开的,我会看到每一间清真寺大厅聚集的都是男人,女人都在靠后的隔栏间内,我看到她们默默的在祈祷,表情凝重,嘴里念念有词,眼睛里闪着虔诚的目光,看上去让人心生震撼,即便自己是无信仰派,但此刻也能感受到宗教的神秘神圣,以及有某种打动人心的精神存在。

http://s7/middle/4da4eb5egb5d664cff616&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除了观察各个做礼拜的人们,我最大的注意力就在这些华丽丽的地毯上。在蓝色清真寺内铺满了伊索匹亚朝贡的地毯。


http://s16/middle/4da4eb5egb5d538fba9ff&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4/middle/4da4eb5eg789159333f03&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1/middle/4da4eb5egb5d6e7457f4a&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4/middle/4da4eb5egb5d74f1a532d&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6/middle/4da4eb5egb5d74fc23c1f&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6/middle/4da4eb5egb5d75097daff&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6/middle/4da4eb5egb5d7d00782c5&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2/middle/4da4eb5eg789157bef041&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4/middle/4da4eb5egb5d59d38248d&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蓝色清真寺”的称谓源于其寺内墙壁自其高度的1/3以上都使用了一种瓷器名镇伊兹尼克烧制的、刻着丰富的花纹和图案、以白色为底的21043片蓝彩釉贴瓷。当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照射到瓷砖上,清真寺便有了奇幻迷离的色彩。
http://s4/middle/4da4eb5egb5d59bab6673&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蓝色清真寺始建之时正值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王朝鼎盛时期,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蓝色清真色灿烂的前提。30多座圆顶层层升高,向直径达41公尺的中央圆顶聚拢,形成了伊斯坦布尔的最大圆顶建筑。

http://s13/middle/4da4eb5egb5c8954546ac&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0/middle/4da4eb5egb5ad620acfb9&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6/middle/4da4eb5egb5c806516f2f&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6/middle/4da4eb5egb5d59e4ac8ff&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3/middle/4da4eb5egb5c9005f14f2&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2/middle/4da4eb5egb5c901112e4b&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7/middle/4da4eb5egb5d59c257516&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6/middle/4da4eb5egb5c901b326ff&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每个清真寺门口都有提供洗浴的地方,按规定必须清足进门,这也是为什么人来人往的清真寺并无异位的原因之一。http://s8/middle/4da4eb5egb5c91eed0fd7&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2/middle/4da4eb5egb5c925b2d3a1&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9/middle/4da4eb5egb5c9260e6188&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http://s15/middle/4da4eb5egb5d74e81bfbe&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在加达太大桥望过去,耶尼清真寺的日落,美到让人窒息不已,这个时候悠远的祷告又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弥漫开来,或洪亮或低语,这边起罢,那边又有余音,在这里并无盛气凌人的高楼大厦,只有海水陪伴着古老的清真寺,放眼望去看到的都是清真寺的塔尖,而周边的建筑就像匍匐着在祈祷,这是怎样一座虔诚的城市。而这些声音会把你带去时光隧道,去看看这一片土地上曾经的历史,而我太清楚到,这本厚重的历史根本不是我能翻阅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厚重的历史在土耳其堆积,爱琴海、地中海和黑海以及欧亚大陆的相交,在这里,我们只能对文明生出尊敬之情,同时感谢造物主的神奇。

 

在去伊斯坦布尔之前,我拜读了Alex Webb那组著名的照片--Istanbul, City of a Hundred Names》,我被他的作品惊讶到了。Alex Webb1968年他第一次随家人去伊斯坦布尔呆了1天,那年他16岁,并第一次拍摄了伊斯坦布尔,他对这城市充满好奇与恐惧。然而30年后他再回到这里,看到的却不是记忆里那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反而有一种异样的熟悉感。从1998年开始他一次次来到伊斯坦布尔,用相机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在老城区的巷子里,在轮渡上,用他的视角切割着画面,我很惊讶他能扑抓到那些镜头,犹如身披隐身衣潜入般地不动声色的记录,我看这里的喧闹,杂乱,神秘,妖娆。

也难怪,帕慕克特意为这本画册写了一篇短文,很庆幸,在离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一天,在书店里买到这边画册。我认真的看了看自己拍的东西,随后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

最后放一张唯一跟清真寺合影的图,为了遵守当地风俗,女子入寺,需要裹头巾拖鞋子,突然觉得眼神太呆滞了。算了算了,怎么也是唯一的一张。。

http://s16/middle/4da4eb5egb5d5ee668adf&690伊城(一)" TITLE="TURKEY: 伊城(一)" />

相机:Lecia M7, Hexar RF, Voigtlander 35/1.4
      Natura Black 1.9

倒数2,17,21 由5d2拍摄,最后一张哈苏501cm

 

下一篇来写写这个城市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