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论道*香飘夏至
(2025-06-21 09:21:37)
标签:
夏至茶文化修习班茶与道基础学习绿茶当令 |
分类: 闲人文稿 |
今年夏至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办茶文化初级班了,经典班有几个学员非常想回过头来把茶基础夯实一下,又有外地学员赶过来参加,于是从昨天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学习。按惯例我的开场课大多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简述》,由于这个班的学员较为特殊,于是改讲《茶与道》。
前几天看到一个茶道师培训班的招生广告,不由得哑然一笑,不知什么样的老师才有资格培训茶道师。这是把“道“和”艺“混为一谈了。泡茶做为一项技术或艺术,经过培训可以使之成为”茶艺师“或”茶技师“,现在国内也确实有这两个名目,唯独”茶道“不是培训可得。因为我国传统上对”道“之一字有着特殊的理解与尊重。
“茶”与“道”,一个属于物质领域,一个属于精神领域,两者本不相干。能够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而且毫无违和之感,大概只有极富智慧的中国人了。两者之间的桥梁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孔子所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正是阐述了“道”的超然性。至于有些人认为“茶道”一词是日本人的专利,这完全是无知的论调。
中国不仅是茶的原产地,更是茶文化的源头。上古神农氏发现和利用茶,经过数千年深厚的积累,大唐迎来了我国第一个茶文化高潮。陆羽的《茶经》、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世界打开了茶文化的大门,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打通了由物质到精神的坦途。皎然更是唱出了“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的惊世之句。
唐宋的辉煌后,几经起落,我们终于迎来了第四次茶文化高潮。这是茶文化之幸,更是当代茶人之幸。好好喝茶,喝懂手中这盏茶,方不辜负这大自然的恩赐;而学好茶文化是了解茶道的必由之路。
课程还在继续,但终有结束之日。学习则是永远的事,茶基础的学习更是不可或缺的。写至此忽想起一件趣事,前年某个节气茶会来了一个茶友,随身带的各种器皿不少,言谈间颇为自负,一看就是常出席各种茶会的老手,但聊起茶品来,他并不太熟悉。我不禁问他:
“您是哪里学茶?”
他答道:“茶道在悟,岂在学?”
在座诸友皆愕然,继而无语。显然这个茶友搞错了茶与茶道的界线,也就搞混了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没有茶的基础知识当然可以悟道,只是不可称为“茶道”。而真正体悟“大道”的人自然不会如此论道了。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这几天京城确实很热。“冬至饺子夏至面”,既可以尝新面,又可吃得顺畅些。今天下课之后要去找一碗好面吃,此事说来容易,真想做到还是有难度的。
夏至出汗较多,多补水,多喝茶,此时味苦性寒的绿茶是不错的选择。
小贴士:
此季适宜茶品:绿茶当令,三年以上生普、铁观音、白茶、隔年凤凰单丛等均可。——《好好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