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涤尘烦*清神有碧螺——小满随笔
(2024-05-20 10:24:08)
标签:
小满茶诗韦应物《喜园中茶生》碧螺春 |
分类: 闲人文稿 |
又到小满节气了,今年的夏天来得格外早一些,据气象局报道,比往年早了15天左右。这两天京城的气温都在30°以上,真的有些反常。前几天有茶友询问,此时是不是可以喝绿茶了,答案是肯定的。
此时新春的绿茶已经火气退完,茶性由寒转凉,是最佳饮用期。人们则因为高温突至,心气浮躁,烦恼易生,一盏清茶恰是对治的良药。茶的这个用途古人早已知晓,并且多加表述。前几日给《佛教文化》写专栏文章,用到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恰是谈这个功效,借今天的机缘聊聊这首诗。
韦应物是唐朝大历年间与刘长卿齐名的诗人,白居易称其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韦应物出身于韦氏家族,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生活豪横放浪。安史之乱起,流落失职,始折节读书,后中进士。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多有佳句留世。如最著名的《滁洲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存世茶诗不多,仅有三首,最有名的就是《喜园中茶生》,这是一首借茶咏志的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期间。原诗如下: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韦应物出身世家,少年任侠仗义,唐代文学家李肇《国史补》评价他:“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惟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列,与之酬唱。”诗人处理政务之暇,打理荒园,此时种在园中的茶丛成活了,诗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遂有此诗。下面逐句看一下:
洁性不可污:即是写茶的本性,更是以茶喻人品,表达了自己的追求。
为饮涤尘烦:多数人在谈茶的功效时偏重在对生理的益处,诸如“提神醒脑”、“去滞解腻”等,诗人这里直接点明茶最大的功效是养心,即饮茶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去除俗念。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信:确实、的确。灵味:指美好的滋味与神奇的功效。本句说茶叶原本生长在山岗荒野,但滋味甘醇而有灵性。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理郡:处理郡治的公务。馀:指闲暇之时。率尔:随意;与“聊因”相呼应。此句说处置公务之余,在荒园中随意种植几株茶树。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幽人,一般指避世隐居的高人,此处指茶,是拟人写法。此句说可喜的是茶树长势良好,诗人从此多了一位可以交心的朋友。
这首诗清新自然,极有生活情趣又寓意深刻,颇得陶渊明之神韵。
唐朝是蒸青紧压绿茶的天下,偶有炒青散茶多在民间。韦应物的园子里的茶树不会种的太多,或许倒有像刘禹锡描述的那种炒青散茶可喝。
历史总是进步的,我们喝茶上的选择是古人无法相比的。就像现在。我给自己冲泡的就是好友君玉夫人亲手采摘,君玉亲手炒制的老枞碧螺春。针对这款茶,我特地用的是中投法冲泡:先将玻璃杯公道杯烫洗干净,沸水晾至约80°,注入公道杯三分之一处,将备好的碧螺春均匀投入水中。此时可依次欣赏到“碧玉沉江”、“春染龙宫”、“雀舌含珠”等赏心悦目的画面。随后加水到公道杯三分之二处,只见原本清澈的茶汤立刻茶毫翻涌,充满茶盏,整个杯中浑而不浊,自带光泽,花香、果香扑鼻而来。再将茶汤倒入茶盏,轻啜一口,温润甘醇,令人心情愉悦,顿有出尘之感。
品如此好茶,赏如此好诗,体会韦苏州的冲淡闲致,自有凉风生腋下,蓬莱不远矣!
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