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送父》——代祭文
(2022-12-22 14:03:04)
标签:
冬至父亲普希金《纪念碑》别歌 |
分类: 闲人文稿 |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
我的灵魂在圣洁的诗歌中,
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
我将永远光荣,即使还只有一个诗人
活在这月光下的世界上。
… …
哦,诗人缪斯,听从上帝的意旨吧,
既不要畏惧侮辱,也不要希求桂冠,
赞美和诽谤,都平心静气地容忍,
更不要和愚妄的人空作争论。
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是文革结束两年以后,父亲来京看望奶奶和我,我和两个同学陪他喝酒聊天,酒酣兴浓,父亲即席为我们朗诵了这首普希金的《纪念碑》。这让对父亲并不太了解的我大吃一惊。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吧,我和父亲之间的疏离开始有了缓和,以后便越来越亲近起来,虽然最终也没有超越时代的印记,但毕竟彼此都找回了一部分失去已久的天伦之乐。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由血缘与依恋构成的,血缘之情主要体现在生育之恩,是先天的必然;依恋之情则是在漫长的哺育与教育过程中逐渐加深加重,更多的是后天形成。我和父母之间缺失的就是第二种感情。当然,这与他们主观意愿无关,而是时代的印记。
1958年的斗争,使他们一个入狱,一个远行,最终天各一方又有了自己的宿命。只有刚刚出生的我,无辜地看着这个冰冷陌生的世界,无知地承受着围绕着我产生的种种纠纷与官司。幸运的是,我的奶奶补足了这本应无法弥补的遗憾,从我生下来七天一直把我恩养成人,让我完美地享受了这个依恋。我爱我的奶奶,她一人完成了本应该由我父母两人完成的工作。我一直认为,若不是她老人家的存在与付出,我的人生观都有可能会出问题。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极有才气的父母纷纷闯过了自己的人生险滩,成就了各自的事业,也有了很好的新家。为了对我有所帮助,他们也都做了很大努力。但生活上的补充,替代不了感情上的缺失。少年逆反时期的我总是用不信任的心理分析测度着他们的善意,隐藏着怕被他们任何一方带走,离开奶奶进入另一个陌生家庭的恐惧。这个恐惧直到我成人才彻底消失,而其中道理则是更晚些才懂的。
在我有认知的世界,一家三口惟一的一次短暂团聚是在我已近而立之年。那次是我的老慢支发作,引起肺炎,抱病在家。父亲出差路过北京,母亲恰好来京探亲,于是,双方不期而遇。当时我还住在祖宅,短短的十几分钟会面,我相信对在场的三个人都会留下终身的印记。最终的画面是:我送妈妈出正房向院门走去,回首看去,父亲完全没有了刚才表现出来的从容镇定,而是痴痴地望着我妈妈的背影,甚至没有注意到我的回首。
在后面的几十年里,这件事父亲同我提了多次,直到这个月初的电话里,还在为那次唯一的聚会他没有勇气主动提出一家三口一起吃个饭而抱憾,似乎忘了当时我在病中,根本吃不了饭(一笑)。
我从来没有问过母亲那次见面她的感受,无须问,因为她更具智慧。2009年的初春,我的母亲仙逝了。在离她七十三周岁还有四天的时候,她潇洒地走了;在我同她告别之后的第三天的早晨,她放下了所有的牵挂,轻轻地走了。在兰州临分手时,我拥抱了躺在病榻上的她,这是我最后一次拥抱她,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拥抱她。我们都知道,这是我们的永别。在随后的思念文章中我写了这样一句:
您乘着这春风归去了。归去时带着满足,带着骄傲,也带去了我们永远的思念。——《飘扬的思念》
疫情的关系,几年没能到石家庄看望父亲了,连每年必到的生日宴都未能如愿参加。主要石家庄已是四世同堂,如果因为路上出问题给家里带来疫情就会有百罪莫赎之憾,所以只是电话问候。在前几次的通话内容中我对父亲的身体已有了预感,但他在我这里总是报喜不报忧。16号得知他发烧住院,当晚退烧,谁料17号下午再接到弟弟电话,老人家已经驾鹤西游了,据说中午还再告诉护工出院后要喝老北京的二锅头酒,结果午时刚过,瞬间辞世,一如他的一贯性格。享年91岁。
家父幼时聪慧,好读书、善思索;少年时即到外地学徒,饱受艰辛。他才智过人,年轻时既有小成。然胸怀磊落而不知圆融,生性率直而口无遮拦,有愤青潜质,其祸必速,结果临而立之年却成 与Y派。落得个壮志难酬,空怀报国之心;宏图未展,先见妻离子散。好在性情旷达,有苏子之风;烦恼不住,得释家之要。所以虽经牢狱大难,但心态安然,虽被监督使用,而光芒卓显。平反后入省财政厅,才华得展,诸事顺利。晚年更是过着“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的悠闲生活,吉人天佑,终得善终。
我伴75岁时的他云游江南。姑苏访吴王旧迹,君玉为制碧螺新茗;西湖踏苏堤春晓,和震亲泡手工龙井。加之春山访茶有众学生为伴,一路莺歌燕舞,老人家很是开心。家父82岁时,我请他来京庆生,虽年至耄耋,依然精神矍铄,喝得烈酒,背诵得《纪念碑》全文,语言风趣,待人和蔼,让人喜爱。记得当时我曾填寿词曰:
天际半轮秋月,人间几处清辉。华灯初上透帘帷,醇酒飘香谁醉?
他得词甚喜,笑着说最喜欢的是结句“一笑平生无悔”,信然!
如今他老人家走了,带着看透人生的睿智,走得潇洒自在,没留下些许的麻烦。以我对他性格的了解,他一定喜欢自在几天再开启新的历程。今天“冬至”,一阳复始,卦象在“复”,万物更新,正宜启程,老人家可以轻启莲驾,缓辔前行了。儿当击节作歌为您送行:
《冬至日送父远游歌》
凤游九霄兮天朗气清,
一阳初动兮万物更生;
知君欲行兮六龙骖驾,
高标回日兮浩瀚长风。
俯首望,人间驻,
诗情曾被东风误,
济世幸有筹算才,
不让青春等闲度。
家国情、儿女怨
尽向关山云深处。
已知云深无尽头,
何须恃才招人妒。
且潇洒,自归去,
蓬莱尚有来时路。
噫吁!
大地安忍载万物兮
知春雷之暗蕴;
冬至阳生君远行兮
晓所向之光明。
酾酒临江与君别兮
感今生之与共。
春茶满盏向虚空兮
念此情而长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