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须戒贪——白露随笔
(2022-09-07 21:46:41)
标签:
白露杜甫刘禹锡好好喝茶茶养生 |
分类: 闲人文稿 |
在冰雹和大风之后,京城迎来又一个天高云淡的天气,恰巧是白露节气。打开朋友圈,到处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看到了不少文艺青年的感伤美文,似乎又到了悲秋的时节。今天茗心的《节气茶事》也是以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开篇,此诗里的颔联最为应景。全诗云: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时至白露,天气渐渐转凉,寒重露凝。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此季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知秋天本与人的心情没有直接关系,但人的主观情绪、际遇与之相映射的时候,同样的景色就有了不同的印象。 就拿前面杜甫的诗来说,“露从今夜白”是客观的描述,“月是故乡明”,则是离乱之人的主观印象了。一客一主,一景一情在老杜的诗里水乳交融,不愧为诗圣。
同样的秋色,在略晚于杜甫的同朝代诗人刘禹锡那里则是另一番景色。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由此可知。佛门说“境由心生”确实有道理。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白露为霜”的日子里去欣赏“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美景,才是更好的选择;更何况中秋的月亮即将圆满,一年中最美的秋色即将来临,让我们放下疫情带来的烦恼,在形势允许的的情况下去郊游,放飞心情。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谚有“抢秋抢秋,不抢就丢”之说,所以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收获自己的劳动所得。需要注意的是:收获季节最忌贪心,一定是正当所得,否则得到的未必是善果。
前几天有茶友去买我写的《好好喝茶》一书,花了几十元钱,却意外地买成了一个笔记本,我本以为她太马虎了,但拿过来一看才知道,是这个出版社坑骗人的手法太高明了;即使是我自己,如果不了解情况,也会上当受骗。
这个笔记本有规范的中国旅游出版社,有正规的《好好喝茶》编辑部,有规范的书号,有新华书店的发行,标明字数20千(两万字),定价58。但整本书从头翻到尾也就500字左右,还都是书上摘抄的茶叶常识,这种欺诈发财手段,就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了。
为此事我请教了两个业内人士,给我的答复几乎一样:
如果笔记本带书号,实际并没有严格的法规约束,但是从成本上来说并不合适,而且的确砸牌子,会有后患